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行宮東街道天洋城合風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推出“三色四驅多方”工作法,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社區”,探索出一條有溫度、有實效的社區治理新路徑。
“三色”管理,精準服務到家門
“張大爺,您今天血壓正常?,F在天熱您少出門,缺啥給我打電話。”清晨,網格員小趙來到獨居老人張大爺家,把剛買的蔬菜放進廚房后,給張大爺測量血壓,做好健康記錄。張大爺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日里只有他一個人在家,社區通過“紅黃綠”三色管理法,將張大爺標記為“紅色”重點關照對象,網格員每天上門探望,社區醫生每月入戶監測身體狀況,志愿者們也輪流幫忙買菜、打掃衛生,確保張大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通過“紅黃綠”三色管理法,社區將居民分為“紅色”(重點關照)、黃色(特別關愛)和綠色(正常服務)三類,為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個性化服務,真正把服務做到居民心坎上。
“以前一個人在家做飯麻煩,經常湊合吃點?,F在開了社區食堂,不僅飯菜可口,還能和鄰居們一起吃飯,熱鬧多了。”獨居老人李阿姨笑著說。天洋城合風社區聚焦“一老一小”,創新綜合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針對老人吃飯難問題,開設社區食堂,為居民提供了營養豐富、價格實惠的飯菜。
社區食堂不僅解決了居民就餐問題,還成了鄰里交流的好去處。同時,社區還提供了約1350平方米的活動場所,讓老年人可以參加唱歌、跳舞和書畫等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此外,社區還設有日間照料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健康服務。
為了幫助雙職工家庭解決孩子放學后的看護問題,社區開設了“六點伴公益學堂”。每天18:00至20:30,志愿者們會在社區活動室為孩子們提供課業輔導和繪畫、書法、手工等興趣課程。許多家長表示,社區的公益學堂幫了大忙,孩子們在這里不僅有人輔導作業,還能學到很多新知識。
“四驅”聯動,織密社區安全網
“多虧了小張,不然這次真要出大事!”提起今年4月的那次經歷,社區居民陳先生仍心有余悸。今年4月,網格員小張像往常一樣進行日常巡查,當走到陳先生所住樓棟附近的門店時,發現電線老化嚴重,部分電線外皮已經破損裸露,極易引發火災。更危險的是,消防通道被雜物堵塞,一旦發生危險,后果不堪設想。于是,他通過社區網格平臺上報該情況。社區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人員趕到現場,協助商戶對老化電線進行更換,并清理了堵塞的雜物。
門店老板對小張表示感謝,他說:“平時忙于生意,沒注意到這些細節,網格員的巡查非常及時,不僅幫助我們保護了生命財產安全,也提醒我們重視日常的安全管理?!?/p>
從發現問題到完成整改,整個過程僅用了一天時間,反映出天洋城合風社區“四驅”聯動工作機制的高效性。信息驅動,網格員“人手一本賬”,通過全面精準的信息收集,為治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秩序驅動,組建“紅馬甲巡邏隊”,聯合物業服務企業、志愿者每日巡查,及時發現化解潛在矛盾隱患;問題驅動,志愿者、網格員隨手拍、立即報,社區“接單——派單——辦結——反饋”快速響應、全程跟蹤,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處理;情感驅動,組建“春風”志愿服務隊,為獨居老人等群體送服務、送陪伴,進一步增強居民幸福感。
多方共治,融合發展促和諧
社區治理不是唱“獨角戲”,而是需要“協同作戰”。天洋城合風社區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由社區黨支部牽頭,發動社區居民,聯合物業服務企業、志愿服務隊、社會組織等力量共同參與,繪就多方共治和諧圖景。
天洋城合風社區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堅持力量聚合,統籌轄區內商超、醫院等資源,吸納12家企業單位,構建“15分鐘服務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社區治理合力。此外,推行“馬上辦”工作機制,秉持“急事難事馬上幫、大事好事馬上做、愁事煩事馬上解,小事實事馬上辦”理念,及時回應和解決居民訴求。
2024年5月,天洋城小區開展的一場環境整治行動,正是社區黨建引領多方共治的生動實踐。那時,小區樓道里堆滿了舊家具、廢紙箱、破自行車等雜物,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劉先生所在的樓棟尤為嚴重,大家上下樓都得側著身走,都盼著能將雜物清理干凈。
為此,社區黨支部牽頭,聯合物業服務企業和志愿者,動員居民共同參與,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專業人員和清潔設備,志愿者和居民積極配合。大家分工明確,有的搬運雜物,有的清掃地面,有的擦拭扶手和窗戶……經過一天的忙碌,雜物被清理干凈,環境煥然一新。居民劉先生說:“看著整潔的樓道,大家都特別開心,感覺小區一下子變得寬敞明亮了。”
通過推行“三色四驅多方”工作法,今年以來,天洋城合風社區已為36戶“紅色”家庭解決就醫、送餐等急事難事200余件,化解鄰里噪音、停車糾紛等“小矛盾”130余起,社區食堂日均接待500余人次、注冊會員超9450人,實現了用黨建引領凝聚人心、用精細服務托起幸福,讓社區成為居民安心的港灣。
(董磊)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