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東方社區地處老城區,人口密集,社區治理面臨著服務需求多元化、專業力量不足、資源整合困難等挑戰。為破解這些難題,東方社區探索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運用“雙孵化雙培育”模式,社區黨委領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東方紅”服務社,內部孵化項目、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專業社工、志愿者,聯動正榮公益基金會成立社區微基金,在社區構建良好融合生態。東方社區先后獲評“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全省和諧社區”等榮譽。
創新“雙孵化”機制
健全“居民點單——社區派單——組織接單——跟蹤督辦”閉環機制,通過網格入戶調查、線上問卷征集、居民議事協商三大渠道收集需求,創新建立“三專聚力”服務體系(1名專業社工+1支專業隊伍+1個專案項目)。舉辦公益微創投大賽,重點孵化了“窗簾之約”“一名觀眾的劇場”“歡聲笑語的小區花園”等30余個精品項目,通過專業社工引領、志愿者深度參與的運作模式,累計解決社區治理痛點問題47項,帶動居民參與率提升40%。
社區黨委領辦“東方紅”服務社,建成200平方米標準化服務陣地。建立全省首個市級社區自組織聯合會建設指南地方標準,制定出臺《標準化管理手冊》《自主運行辦法》等制度文件,累計孵化“老街坊理事會”等社區社會組織19個,壯大“專業”社區服務力量。
構建“雙培育”體系
實施“專業社工+志愿者”協同機制,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培育“金相鄰”志愿服務品牌。實行骨干選拔“四步法”,通過入戶走訪、民主協商等方式挖掘社區熱心人、能人、黨員骨干等“活躍志愿者”100余名,推動居民實現從接受服務到參與治理的角色轉變。
抓好社區工作者隊伍的社會工作服務能力建設,構建“理論培訓+實務督導+課題研究”培育體系,組織持證專業社工開展標準化建設、案例撰寫等專業實踐。創新“項目化治理”工作模式,引導9名持證專業社工運用專業方法開展服務,先后培育6人成長為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實現專業人才能力與治理效能的同步提升。
深化資源整合
創新多方聯動機制。聯合正榮公益基金會成立“東方紅社區微基金”,實現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引進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提供運營支持,開展兒童關愛等11個公益項目,形成“資源整合——項目運作——效能反哺”的良性循環。
構建公益服務生態圈。組建“志愿服務紅色聯盟”,聯動5家共建單位、18支志愿服務隊、50余家愛心企業,打造“公益+專業社工+志愿者”服務矩陣。創新“微基金+微項目”運作模式,累計開展困難群體幫扶、社區安全守護等民生項目30余個。
東方社區通過搭建平臺、培育隊伍、整合資源,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新路徑。
(本文由山東省東營市委社會工作部、墾利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