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強化黨建引領,聚焦“引育留用”全鏈條精準發力,在壯大隊伍規模、提升專業能力、完善激勵保障、深化服務實踐等方面持續突破,有效激發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活力,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
聚焦隊伍擴容,暢通“引才”渠道。注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培育,在玉林師范學院開設社會工作專業,以駐地高校的沃土,為社會工作服務高素質人才培育打好基礎。實施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培養計劃,積極動員相關領域工作人員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強化部門協同,鼓勵檢察、民政、婦聯等部門和群團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崗位激勵等措施,引導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投身基層,為“一老一小一新”等群體提供專業服務。
聚焦能力提升,搭建“育才”平臺。健全組織培育體系,建成玉林市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已成功孵化志愿服務組織10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15個。深化政校社協同,創新“社會工作服務+實踐平臺+志愿服務”模式,依托玉林師范學院建立紅木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建市志愿服務項目孵化中心,為在校生提供實踐平臺,進一步推動社會工作服務與志愿服務融合互促、共同發展。加強政社聯動,探索“專業社工+人民調解”新路徑,遴選具備溝通能力和調解經驗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擔任人民調解員,針對性開展培訓,凝聚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力量助力平安玉林建設。
聚焦激勵保障,強化“留才”措施。出臺《玉林市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實施意見》,將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納入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范疇,積極開發社會工作服務崗位。對在玉林市連續從事社會工作服務滿3年,并取得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由同級財政對應給予一次性獎勵。
聚焦實踐賦能,創新“用才”模式。在養老、司法、醫務等重點領域,推動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深度融合。玉林市社會福利院養老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運用專業方法,鏈接政企醫校資源,引入“文化賦能”志愿服務,煥發銀齡活力。紅木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司法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創立“139”青少年司法社會工作服務模式,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帶領大學生志愿者,深入學校開展心理團建、普法宣傳,承接司法社會工作服務案件36件,幫扶122人。“容縣心育坊”整合社工師、心理咨詢師、直播從業者等50余人,通過微課、互動、示范課等直播形式,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延伸至線上。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積極推行“醫務專業社工+跨學科團隊”協作模式,整合醫療、公益、高校等資源,醫務專業社工聯合醫護志愿者長期開展“守護生命,‘救’在身邊”志愿服務,惠及群眾近10萬人次。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