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楓橋經驗”發源地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考察時指出:“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余杭街道寶塔社區禹航路沿線老舊小區的垃圾分類治理中,面對開放式小區無物業兜底、租戶占比高、分類設施陳舊等治理難題,寶塔社區以黨建為舵、以協同為槳,走出了一條“居民主動參與、治理效能提升”的基層治理新路徑,踐行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治理智慧。
開放式小區的垃圾分類之困
寶塔社區禹航路43~45幢小區是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這里沒有物業服務企業管理,日常事務全靠社區兜底。此外,小區居民中租戶占比超過六成,人員流動性大,“臨時居住”的心態讓不少人對垃圾分類缺乏主人翁意識,隨手丟棄、混投亂放成了常態。
“原來的垃圾點離樓棟遠,垃圾桶又破又小,晴天異味飄,雨天污水流。”居民王阿姨的“吐槽”道出了大家的困擾。社區工作者排查時發現,原有垃圾分類點位不僅選址不合理,設施也已嚴重老化,垃圾桶分類標識模糊,清運不及時導致的衛生問題,成了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老大難”。
為此,寶塔社區黨委啟動垃圾投放點提升改造暖鄰“微實事”項目,本想為居民辦實事,卻一開局就遭遇阻力:一層住戶擔心新點位建在自家樓下影響生活,部分租戶覺得“住不了多久,改不改無所謂”,甚至有人提出“花這錢沒必要”。如何讓惠民工程真正贏得民心?寶塔社區黨委把這個項目當作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試金石,下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織密協同治理網絡
“群眾有呼聲,黨組織就要有回應。”寶塔社區黨委迅速成立專項工作組,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打響了一場垃圾分類治理的“攻堅戰”。
組織牽引聚合力。社區黨委抽調骨干擔任黨建指導員,按樓組劃分成立3個樓道黨小組,每組3名黨員包干樓棟宣傳、協調、監督工作。針對改造阻力最大的“關鍵少數”,社區黨委打出“走訪提質、需求回應、關心關愛”組合拳——黨員多次上門傾聽一層住戶訴求,現場測算點位距離、承諾增加除臭設施;對質疑改造意義的居民,帶著垃圾分類政策解讀和周邊小區改造前后對比圖耐心講解。曾經堅決反對的住戶祝師傅,被黨員們的誠意打動,不僅主動撤回異議,還憑借“善找茬、能溝通”的性格特點,通過樓長選聘成為改造監督小組成員,實現了從“阻力”到“動力”的轉變。
力量儲備擴隊伍。社區治理不能只靠黨員“單打獨斗”,寶塔社區通過“社區發動+房東聯動+黨員帶動”的方式,網格員在走訪中重點挖掘配合度高、有感染力的租戶,選出5名租戶納入樓組“活躍達人庫”,引導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社區治理。
讓居民成為治理主角
“治理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方案行不行,居民來定奪。”寶塔社區打破“干部干、群眾看”的困局,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參與感,讓居民真正成為垃圾分類治理的主人翁。
實地觀摩增共識。寶塔社區黨委組織禹航路居民前往寶塔星苑、月荷小區等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參觀。“你看人家這投放點,干干凈凈還智能,分類清楚又方便!”親眼見到改造后的整潔環境,親耳聽到月荷小區居民“垃圾少了、環境好了”的真切分享,禹航路居民心里的“疙瘩”漸漸解開。
議事協商定方案。參觀歸來,寶塔社區趁熱打鐵,分樓道召開“周末議事會”,對不方便到場的租戶開設“云上議事廳”。樓長們帶著筆記本逐戶收集意見,3場議事會下來,整理出“增加封閉式改良”“設置除臭設備”“清運時間提前”等可行性建議30余條。在選址現場會上,設計單位帶著兩套方案進行比稿解說,黨員和居民代表圍著圖紙討論細節,最終通過舉手表決敲定了最優方案,實現了從“社區決策”到“居民共決”的轉變。
讓垃圾分類習慣成自然
“改造是起點,長效是關鍵。”寶塔社區把功夫下在日常,用機制保障讓垃圾分類從“一陣風”變成“常態化”。
監督透明強信心。樓道黨小組化身“監督推進組”,在樓棟微信群更新施工進度,公開欄同步公示方案圖紙、資金使用明細。由黨員、樓長、“活躍達人”組成的清風監督隊,堅持“日巡查、周通報”,發現問題當場反饋、及時整改。這種“陽光下的改造”讓居民心里亮堂,支持率從初期的不足50%提升至92%。
活動浸潤養習慣。依托社區鄰里節、志愿服務日等載體,寶塔社區的一系列垃圾分類主題活動走進居民生活中:“分類小能手”親子游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知識,“舊物置換”活動用積分兌換激勵居民參與,黨員志愿者上門手把手教老年居民識別分類標識。
“微議事”擴效能。以垃圾投放點落地為契機,寶塔社區將樓道“微議事”常態化,居民們開始主動討論樓道衛生、設施維護等問題。從“只關心垃圾點”到“共議家園事”,禹航路43~45幢的居民們漸漸形成了“我的樓道我做主”的自治氛圍。
從“垃圾圍樓”到環境整潔,從被動應付到主動參與,寶塔社區用生動實踐踐行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治理智慧,只要黨組織牽好頭、群眾聚起力,再難的基層治理難題,都能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找到破解之道,讓每一個平凡的小區都充滿溫暖與活力。
(陳佳佳)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