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過黨建引領聚合力、網格賦能“一盤棋”、凝聚多方力量“一股勁”,推動黨群共治“拓到邊”、服務精治“聯到心”、民主自治“沉到底”,不斷探索基層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徑,繪就一幅基層治理新圖景。
加強黨建引領聚合力
啟東市深化紅色物業黨建工程,將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納入黨建網格化管理,著力構建“鎮黨委——社區黨組織——業委會黨支部(物業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鏈條,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
“我的子女都在國外,要不是物業的小黃同志第一時間送我去醫院,不知道我現在還能不能自己走到這里來。”家住圓陀角旅游度假區碧海社區的李阿姨出院后,將一面錦旗送到物業服務中心表示感謝。碧海社區聯動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業委會在每個小區都建立起工作站,做到第一時間響應居民訴求。啟東市社區依托“一社區一品牌、一社區一載體”的創建思路,成功打造“百里紅帆”“碧海家親”等一批有影響力的紅色物業黨建品牌,培育了市級示范點25個,省級示范點6個。通過抓好物業服務內容和質量“兩個延伸”,組建102支小區“紅管家”服務隊伍,設立黨員責任區54個,黨員先鋒崗206個。
匯龍鎮御河灣社區屬于新建城市小區,面對人口眾多、社群復雜、訴求多元等情況,物業服務企業在社區黨總支的帶領下,創新打造“百里紅帆”紅色物業黨建品牌,圍繞居民多樣化需求,提供暖心服務,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與溫暖。例如,社區主動鏈接附近理發店資源,將每月10日定為“愛心義剪日”,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免費為居民理發;打造“四季維修站”、老黃磨刀鋪,充分發揮物業員工季師傅會電器維修、居民志愿者黃師傅有磨刀手藝的特長,為居民提供便捷暖心的“微服務”。
下好網格賦能“一盤棋”
啟東市扎實推進“精網微格”工程,將全市315個村(社區)劃分為1506個綜合網格和5164個微網格,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按照“一網格一支部”原則,實現網格黨組織組建率100%。進一步探索將黨支部建進小區,條件成熟的小區單獨組建黨支部,黨員人數較少的小區在社區黨支部下設樓棟黨小組,搭建“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發揮“紅心細胞”作用,激活為民服務的“紅色網格”。
文匯新村116號樓頂漏水,居民苦不堪言。社區黨組織書記陶燕子了解該情況后,立即聯系網格員、微網格員和物業服務企業工作人員一起現場查看,制定維修方案進行全面維修。
啟東市深入實施“先鋒入網 賦能治理”專項行動,由鎮黨委牽頭,862名黨員干部與全市1506個網格緊密掛鉤、上下聯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行動開展以來,各網格常態化召開民情分析會315場,解決轄區內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近900個。
“下水道堵塞,污水外溢,希望相關部門快來疏通。”“樓道租戶晚上噪音擾民,希望社區幫忙提醒下。”無論是居民的熱心建議,還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現在通過掃一掃“紅網解憂碼”就能輕松提交,快速解決。
啟東市積極探索“網格+網絡”雙網融合治理新模式,線上設立“紅網解憂碼”,群眾可隨時掃碼反應訴求。擇優挑選325名青年網格指導員進“網”入“群”,對群眾訴求做到快速響應、及時反饋,真正將服務送到群眾心坎里。
凝聚多方力量“一股勁”
啟東市社區調動共建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社區能人等多方力量加入基層治理“大家庭”,廣泛凝聚社會力量和共識,為高效能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社區就是一個大家庭,熱心群眾多,點子也多,何不讓居民自己拿主意,做‘當家人’。”啟東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
啟東市健全“有事好商量”議事協商機制,規范“五步四序”議事程序,線下建立“網格夜話點”“樓道議事點”“融合議事亭”156個,線上建立居民議事微信群183個。在279個小區打造“逢四說事”“網事常談”等多樣化議事模式,共辦結小區安裝公共充電樁、電動車雨棚、外墻滲水維修等事項3000余件,受到居民一致點贊。
暑假期間,呂四港鎮鶴南社區的“小浪花”成長營又熱鬧了起來。課堂上,孩子們正專注地學習漁網編織、漁民號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心靈驛站里,心理團輔課的笑聲此起彼伏。鶴南社區主動鏈接學校教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心理咨詢師、“輔警媽媽團”等多方資源,成立“小浪花志愿導師團”,為新市民的孩子們提供學業輔導、興趣課程和心理疏導。
啟東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德潤東疆”志愿服務品牌,建立形成城鄉一體、協同運行的四級陣地載體,全市注冊志愿者達31.9萬名。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春風行動’暨‘四季惠’公益廣場惠民集市”“睦鄰‘夜集市’共享‘文明風’”等活動,將志愿服務觸角延伸至群眾家門口。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