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多方主體協同、不斷增強社會力量參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能力為基礎,貼近群眾需求和直面基層治理難點,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堅持黨的領導,夯實基層底座。要始終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基層治理的一條紅線。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對本地區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擴大基層黨組織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構建并不斷完善“村(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
注重社會參與,創新治理實踐。在共建共享過程中,城市政府應該從“劃槳人”轉變為“掌舵人”,同市場、企業、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務、承擔社會責任。辦好老百姓的事,關鍵在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搞好鄉村治理。把基層黨建與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公共服務等深度結合,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方聯動的“同心圓”,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從“要我做”變成“一起做”,各地各部門充分發揮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基層創新碩果累累。例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設立“小院議事廳”“民情懇談會”、打造“紅石榴家園”、征集社會治理“金點子”等,廣泛匯集民智,激發社會活力。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引導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等多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凝聚各方治理合力,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專業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社會治理成效如何,基層干部是決定性因素。要統籌考慮基層干部隊伍建設,逐步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各地創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舉措,大力推動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聚焦社區工作者職業認同、發展規劃、能力提升、工作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堅持專業化方向,堅持激勵和約束并重,著力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加強能力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強化激勵保障,提升社區工作者服務能力,強化社區工作者履職本領,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結構合理、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社區工作者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為居民群眾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
本期重點策劃關注江蘇省南通市聚焦滿足基層需要和群眾期盼,通過載體聯建、要素整合、資源鏈接,從“圍著看”到“一起干”,實現資源力量下沉融合和服務效能全面提升。
(本刊編輯部)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