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推行“四精”(精織網格、精選強將、精建機制、精施良策)網格化管理模式,以“小網格”撬動“大民生”,切實推動治理資源下沉、服務向前延伸,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精織網格,繪編全域覆蓋“治理網”。因地制宜劃分,優化網格布局。按照“單元適配、權責分明、治理高效”原則,結合人口分布、產業特點、地理環境等因素,將全鄉劃分為110個網格,配備651名村民組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組管委)成員,確保治理無盲區、服務零死角。精準匹配資源,提升服務效能。根據人文、資源、區位等網格屬性,差異化配置人力、財力、物力,確保資源精準投放。今年以來,全鄉網格累計實施民生項目29個,化解矛盾糾紛100余起,開展志愿服務40余場,真正實現“治理在網格、服務到家門”。
精選強將,鍛造擔當有為“先鋒隊”。選優配強,激活治理“終端”。通過“村級提名+群眾評選”方式,從網格內選拔黨員骨干、致富能手、熱心群眾組建組管委隊伍,確保隊伍公信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目前,組管委中黨員、能人占比34.87%,形成“黨員帶頭、能人引領、群眾參與”共治格局。創新機制,提升議事效能。推行“雙向認領+特殊兜底”包保機制,組管委成員與普通群眾結對,組長重點幫扶特殊群體,確保服務精準到位。
精建機制,激發自治活力“新引擎”。構建“1+4+N”機制,即制定村規民約,配套議事協商、紅黑榜公示、積分管理、獎懲激勵四項機制,明確婚喪嫁娶、環境整治等N類禁止事項,形成“大事共議、難事共解”治理格局。賦權增效,提高辦事效率。賦予組管委農房審批、低保申報、產業獎補等八類民生事項初審權,建立“網格初審——村級復核——鄉級備案”三級聯審機制,累計辦理民生事項200余件??己思?,保障長效運行。實施“季度考評+星級評定”雙軌考核,對優秀網格給予物質獎勵,并優先匹配民生項目,有效激發參與治理積極性。
精施良策,跑出鄉村治理“加速度”。“兩清兩改兩治理”,村容村貌煥新顏。富裕村組管委發動群眾籌資30萬元,清理亂堆亂放、殘垣斷壁,改造廁所、圈舍,治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讓村容村貌實現改觀。移風易俗樹新風,紅白事減負惠民生。翁降村、基場村通過修訂村規民約,嚴控紅白事規模,切實減輕群眾負擔。依托稟賦強產業,電商助農促增收。潘硐村依托“枇杷之鄉”優勢,組管委牽頭舉辦三屆枇杷文化節,培育本土主播、搭建電商平臺,帶動銷售枇杷6萬余斤,創收30余萬元,形成產業興、鄉村富發展格局。
(貴州省都勻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