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素有“千年古鎮、繁森故里、葫蘆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堂邑鎮立足葫蘆產業優勢,以黨建為“紅藤”,串聯葫蘆產業發展全鏈條,通過多方共建、協同共治、成果共享,讓“小葫蘆”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金鑰匙”。
堂邑鎮以黨建鏈串聯產業鏈,凝聚多方力量共建發展平臺。鎮黨委精選13名種植、加工、銷售領域優秀黨員,成立葫蘆產業鏈黨組織,與葫蘆協會、科研院所、金融保險、物流等行業構建“黨組織領導、市場運作、各方參與”共建體系。堂邑葫蘆協會引進3名國內頂級葫蘆技藝大師,培訓本土人才300多人,創新文創產品100多種。科研院所研發5類葫蘆新品種,擴大葫蘆畝產收益和品種種類。金融機構累計向農戶發放貸款1.2億元。保險機構為1600多位農戶構筑風險屏障。多方共建讓葫蘆產業從“提籃小賣”式馬路經濟升級為年產值18億元的富民產業。
堂邑鎮以治理鏈串聯服務鏈,構建協同共治格局,為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保駕護航。鎮黨委積極引導產業鏈上的協會、企業、商戶及新就業群體優秀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成立“紅掃帚”志愿服務隊,下設市場衛生治理、秩序規范、糾紛調解、幫辦代辦4個小組。服務隊每天派人維護市場環境,處理商戶競爭、調解訂單糾紛、解決種植加工銷售等難題,有效規范了市場秩序。依托產業集聚區黨群服務中心,貼心打造“紅色驛站”,為快遞員、貨車司機、主播等新就業群體提供歇腳充電、政策咨詢等暖心服務,增強“新堂邑人”歸屬感。
隨著產業能級不斷攀升、群眾不斷富裕,堂邑鎮通過資源整合與服務升級,讓群眾共享產業發展紅利。鎮黨委依托產業集聚區內中華范制葫蘆文化園、葫蘆商旅風貌街等葫蘆文化資源,串聯孔繁森故居、文廟等紅色文化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采摘園、民宿等農業休閑游資源,濕地、水庫、古運河等自然資源,創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使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鄉村更加宜居宜業。
從多方共建凝聚產業合力,到協同共治守護發展秩序,再到成果共享惠及萬千群眾,堂邑鎮以黨建“紅藤”串聯起葫蘆產業共富之路,讓小葫蘆成為強村富民的“金產業”,探索了共同富裕新路徑。
(山東省聊城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