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海秀鎮位于海口市西南部,下轄2個社區、6個建制村。近年來,海秀鎮探索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賦能基層治理的創新模式,該模式通過構建“四級網格管理、行政事務分流、社會組織參與、集體經濟反哺”四位一體的治理體系,為城鄉融合地區基層治理提供了有益經驗。
凝聚多方合力
四級網格強根基。海秀鎮為破解流動人口治理難題,通過建立“鎮黨委——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樓棟長”四級架構,實施“1名鎮干部指導+1名村干部協調+1名網格員負責+N名志愿者服務”包聯機制,實現85個網格治理力量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水頭村推行房東“信用積分+星級評定”制度,將信息登記率、安全隱患整改等5項指標納入考評,建立“信用賦分——星級評定——獎懲聯動”管理閉環。
“網格+N”強協同。創新推行“網格+N”基層治理模式,通過整合調解員、執法隊員、環衛等七類專業力量,構建“多網融合、一網統籌”治理新格局,明確網格員宣傳、信息、聯絡三項職能。同時,建立“未訴先辦——接訴即辦——繁訴聯辦”三級響應機制,網格員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實現問題快速處置。
減負賦能做優服務
基層減負增效機制創新。為切實推進基層減負增效,海秀鎮聚焦村級政務流程清單化與服務模式提升,創新實施“清單管理+動態輪崗+精準代辦”工作機制,通過系統梳理高頻服務事項,精簡辦事環節,推動全部政務及民生服務進駐“一站式”便民服務站。建立“網格員+村干部”AB崗輪值制度,每日確保一名網格員在專職窗口服務、一名村干部赴現場協調解決問題,實現行政審批即辦率100%。通過機制優化工作力量,重點轉向高齡長壽補貼老人認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申辦、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辦等高頻代辦服務。網格員與村干部組成“代辦服務小隊”,累計為行動不便群眾提供上門代辦服務1200余人次。同步構建“窗口即時辦+網格上門辦”雙軌服務體系,推動基層工作重心從“坐班辦事”向“主動服務”轉變,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治理動能轉化成效顯著。拓展基層治理深度,累計召開村民議事會66場次,矛盾糾紛化解率達100%;矛盾化解質效顯著提升,通過“遍訪摸隱患”行動實現矛盾隱患提前化解,依托“網格+N”工作機制高效響應處置訴求2134件,實現源頭治理,將矛盾化解在網格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2024年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711萬元,形成“前臺一窗通辦、中臺聯動處置、后臺深耕治理”的良性運行機制,使群眾對政務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
發揮社會組織作用
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海秀鎮創新打造“一村一品”社會組織品牌矩陣,培育32支特色服務隊伍,包括水頭村益童薈服務隊、海榆西社區銀發教師便民服務隊等,吸引332名黨員志愿者和專業人員參與。通過“普惠+精準”雙軌服務模式,累計開展公益課程及活動412場次,服務兒童超4100余人次;建立“一童一檔”動態檔案,提供個性化幫扶,實現特殊兒童關愛全覆蓋。同時,以公益活動為紐帶,全年組織義診義剪、文藝匯演等活動336場,覆蓋群眾5000余人次。其中銀發教師便民服務隊調解家庭矛盾28起,提供健康咨詢52次。
聚焦“小切口”,做好暖心服務。聚焦城中村治理難題,統籌社會組織力量,解決停車難、設施維護等民生問題,為特殊群體提供服務累計1000余人次。水頭村以關愛服務兒童為小切口,創新打造全省首家流動兒童服務之家,由“愛心媽媽”團隊運營管理,形成“關愛一個孩子、激活一個家庭、帶動一群人”新模式。
民生反哺提升效能
精簡事務。通過精簡村級事務、優化工作流程,推動村干部從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將精力聚焦到盤活資源、謀劃產業等工作中。在“三資”(資產、資金、資源)專項整治活動中盤活全鎮村集體資產281.6萬元,帶動村集體收入增加。
民生反哺。全年投入95.1萬元實施智慧安防、基礎設施等四大工程,安裝監控攝像頭,實現村域重點區域全覆蓋,購買防返貧保險、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公共服務;改善基礎設施,疏通污水管道,更換井蓋等基礎設施;組織開展瓊劇演出、籃球活動等公共文化服務;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居住環境。
(作者系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海秀鎮黨委書記)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