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興領域迅速發展,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上海市崇明區長興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加強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和服務管理,強化政治引領,完善對新就業群體的關愛措施和權益保障,演繹著“一群人”與“一座城”的“雙向奔赴”。
黨建引領,構建共治“一張網”
織密組織架構網絡。制定下發《崇明區長興鎮關于開展新興領域黨建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各部門工作職責,確保機制高效運轉。設立工作專班,明確牽頭部門和工作科室,構建鎮黨委牽頭抓總,各條線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的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推進體系。
建強黨建工作力量。抓好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群體黨組織的組建和管理,確保新就業群體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選優配強黨務工作者,注重選拔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甘于奉獻的黨員骨干擔任新就業群體黨支部書記,開展新就業群體發展黨員“火種計劃”,已有6人提交入黨申請書。
精準服務,關心關愛“大民生”
精準對接安“新”。依托“掃碼發聲”小程序、“鷺”音亭、小板凳民情懇談會等平臺載體,打造“聽新聲議事會”,近距離了解新就業群體缺什么、盼什么、要什么,為他們量身打造暖“新”清單。如在條件允許的社區增設智能快遞柜,緩解快遞小哥末端配送壓力;制定快遞外賣車輛通行管理細則,提升配送效率,讓管理服務更加精細化。
暢享驛站舒“新”。建立“小舢板”口袋驛站,布局16個社區的35個門崗崗亭,因地制宜設立微型服務站,配備應急藥箱、飲用水、冰涼貼、充電寶等物資,為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提供貼心服務。發揮區域化黨建平臺作用,駐島央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免費為各驛站提供礦泉水,緩解物資供應壓力,實現政企、社企協同聯動。
專屬服務暖“新”。整合轄區商業資源,攜手58家餐飲、休閑、生活服務等領域的商戶推出“暖‘新’商鋪”項目,為新就業群體構建專屬優惠服務。快餐小吃店的“騎士套餐”、桌球房的特惠折扣卡、“一口價”的理發服務、便利店及修車行的優惠價等等,形成覆蓋日常生活消費場景的服務網絡。開展新就業群體“微心愿”活動,動員黨員志愿者、愛心商企等開展“微心愿”認領,為新就業群體送上暖“新”服務。
雙向奔赴,暢通治理“微循環”
發揮新就業群體工作時間靈活、服務范圍廣的職業優勢,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基層治理。
創新結對幫扶機制。推出“社區派單、小哥接單”模式,構建新就業群體與老年居民常態化結對幫扶機制。社區工作人員通過走訪、電話等渠道,摸排獨居、空巢、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形成服務清單,定向推送給新就業群體。快遞員、網約配送員根據自身工作路線和時間靈活接單,實現“順路幫忙一舉兩得”。制定“五個一”服務清單,即每周一次“敲門問候”、每月開展一次居家衛生清掃、每季度協助居委會開展一次水電煤安全檢修、每年結合節日開展一次特別關懷行動,推動越來越多新就業群體加入幫扶隊伍,讓“雙向奔赴”的溫暖在社區持續傳遞。
深入參與社區治理。開展新就業群體“五新”行動,推動126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與社區治理,組織165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開展“隱患隨手拍”活動。根據活動次數累計積分,在各黨群服務中心的“積分小店”兌換物品。
主動融入志愿服務。在防汛防臺、應急救援等工作中,發揮新就業群體熟悉地形的優勢,引導他們參與應急志愿服務。通過專項培訓、配備必要裝備,將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納入社區應急儲備力量。在極端天氣,他們協助轉移受災群眾、搬運防汛物資、巡查安全隱患,成為社區防災減災的重要補充力量。這種“社區服務站點、站點反哺社區”的雙向互動,促進了新就業群體與社區居民的情感聯結。
(上海市崇明區長興鎮黨委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