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委社會工作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抓好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為重點、以陣地建設為基礎、以精準服務為紐帶、以凝聚力量為目的,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形成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相輔相成、相融互促的良好局面。
擘畫組織“中心軸”,推進“兩個覆蓋”。以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作為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主軸”,健全“分類施策—集中攻堅—鞏固提升”推進機制。優化市委“兩新”工委運行機制,推動將新興領域黨建職責寫入相關部門“三定”規定,把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的差異化特征,精準推進黨組織應建盡建。加大新興領域黨員發展力度,定向選派懂業務、善協調的黨建工作指導員下沉一線指導。健全黨組織參與決策管理機制,推行黨組織領導班子與企業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探索推行“黨組織領建、上級組織幫建、群團組織助建、兜底管理促建”四種模式,堅持“一鏈一策”推進產業鏈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組建。2024年以來,共組建現代紙業、木業、紡織服裝等6個重點特色產業鏈黨委,成立新能源電動車、羽絨等產業鏈團工委、婦女聯合會,推動各產業鏈吸納約3000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切實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筑牢陣地“連心網”,打造暖心港灣。以實體陣地作為聯結新就業群體的關鍵“觸點”,著力構建“覆蓋—聯動—共享”服務網絡。整合資源,高標準建設貴港市新就業群體服務中心,圍繞功能布局、服務內容與運營管理樣板化打造,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在新就業群體集中區域推動構建“友好型街區”,動員商戶組建“暖‘新’商家聯盟”,通過優惠折扣、專屬服務等方式提供工作之余的實惠便利。整合“荷城”驛站、暖“新”餐廳等特色陣地,依托供銷社網點、商超、小區科學布點建站,繪制“暖‘新’地圖”,助力新就業群體快速定位身邊站點,形成便捷的“15分鐘黨群服務圈”,確保他們隨時有歇腳地和加油站,實現陣地服務零距離、黨群關系心貼心。
落實服務“暖心單”,精準紓困解難。構建“需求—資源—項目”閉環機制,以便精準服務凝聚新就業群體。依托站點矩陣,開展健康義診、技能培訓、法律援助、糾紛調解等多樣化服務,包括新就業群體身心健康、職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及矛盾化解等多方面,全方位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打造“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四季服務品牌,推動關愛服務融入日常、做在經常,靶向破解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創新推出“荷您議事”人民建議征集平臺,首期以“新就業群體黨建與服務管理”為專題,依托線上線下多渠道廣泛征集意見建議,精準把握其真實想法與訴求,并以此為導向優化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使服務更契合新就業群體需求。
培育治理“新”隊伍,凝聚新興力量。以黨建引領凝聚新興領域各類組織和群體,構建“參與—賦能—成長”遞進式平臺。在思想引領中凝聚“新”隊伍。融合專題黨課、政策宣講筑牢思想根基,結合行業實訓、崗位建功促進學用結合。在服務大局中建強“新”隊伍。組建新興領域黨員突擊隊,激勵黨員在項目建設、技術攻關、市場開拓等關鍵領域勇挑重擔、沖鋒在前。在基層治理中用好“新”隊伍。發揮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熟悉民情的獨特優勢,選聘一批“移動網格員”,深度參與基層治理。在急難險重中錘煉“新”隊伍。動員新興領域黨員積極投身穩產保供、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引導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
(作者系中共貴港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