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更是基層治理的有力抓手,在其中扮演著“潤滑劑”與“粘合劑”等多重角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額敏縣委社會工作部運用系統思維破題、創新機制解題、多維賦能答題,通過高位推動強引領、創新平臺優生態、健全制度促長效三大引擎驅動,推動志愿服務實現從“點點星火”到“匯聚成炬”的質變,打造出邊疆地區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樣板。
高位推動,構建協同聯動“動力核”
黨建領航定向,凝聚“一盤棋”格局。堅持將志愿服務作為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實踐載體,構建“縣委統籌—部門協同—全民參與”三級聯動機制,納入縣域發展“總藍圖”。截至目前,已召開專題推進會4次,組織學習培訓2次,為志愿服務校準“紅色航向”。
部門聯動聚勢,激活“全鏈條”效能。建立宣傳、民政、司法等多部門聯合服務志愿者機制,推行“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閉環管理模式。宣傳部門打造“情暖額敏·善潤家園”宣傳專欄,各級媒體宣傳報道志愿服務工作40余期;民政部門爭取5萬元項目資金實施“社會組織孵化計劃”;司法部門為志愿服務提供法律保障,開展免費咨詢20余次,實現服務全周期護航。各部門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志愿服務協同發展。
隊伍擴容提質,鍛造“先鋒隊”矩陣。開展志愿隊伍“清倉見底”行動,通過走訪調研、分類指導、整合升級,推動20余支社會自發組建的志愿服務隊伍,經優化重組為16支。創新“1+N”黨員帶建模式,組建特色隊伍196支,志愿者注冊突破2萬,實施志愿項目18個。全面推動數字化建設,構建起上下貫通、協同高效的志愿服務體系。
創新平臺,打造多元服務“生態圈”
品牌培育樹標桿,擦亮“金名片”。以塔城地區“一縣一品”規劃為指引,打造“也迷里天鵝巡護”品牌項目。構建“專業培訓+制度規范+科技賦能”三維培育體系,組建25人巡護隊,累計巡護9600余小時。通過線上線下宣傳天鵝故事,每年吸引游客2萬余人次,助推縣域旅游發展。該項目經驗成功入圍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典型案例,形成可復制的生態保護志愿服務模式,擦亮地區生態保護“金名片”。
陣地建設夯根基,搭建“主陣地”。推進志愿服務陣地“安家行動”,對標“15分鐘服務圈”建設標準,統籌整合社區、單位等多方資源,掛牌11個標準化“志愿服務隊之家”。各陣地均配備活動場地及辦公設備,為志愿服務隊提供集活動開展、技能提升、日常辦公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有效夯實志愿服務基層基礎。
活動創新激活力,繪就“同心圓”。構建“四季主題+節日節點+民生需求”立體化活動體系,全年策劃“暖冬行動”“鄰里節”等主題活動80余場。創新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模式,推出“暖心飯搭子、幸福夕陽紅”“墻上便飯、溫暖環衛”“厚植愛國情懷、情暖研學之旅”等16個特色活動,實現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群眾參與度。
健全制度,筑牢長效發展“保障網”
制度體系再完善,織密“規范網”。圍繞志愿服務規范化建設,制定《額敏縣志愿服務隊伍建設三年規劃(2025-2027)》,出臺《額敏縣志愿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建立涵蓋“注冊登記—服務記錄—考核評價”的全流程標準化管理體系。建立每月“例會+學習”制度,為志愿服務隊伍提升思想認識、強化理論武裝提供保障。
管理模式再創新,打造“示范田”。創新志愿服務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黨委部門統籌作用,推行“雙備案、雙管理”(志愿服務隊伍在額敏縣委社會工作部和額敏縣民政局分別完成備案并接受管理)模式。以額敏縣995救援志愿服務隊為試點,探索“黨委領導、部門統籌、民政登記、支部組建”四位一體管理模式,將黨的領導貫穿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全過程,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建設經驗,為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激勵機制再升級,厚植“暖土壤”。出臺《額敏縣關愛和支持志愿服務的措施》,構建“黨委統籌、部門協同、社會參與”聯動體系,制定涵蓋權益保障、激勵回饋等10項關愛措施,為志愿服務事業發展注入動能。深化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合作,協調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額敏縣支公司為額敏縣995救援志愿服務隊定制專屬保險;聯合餐飲、商超等13類123家商鋪開展“百店助力志愿者、為愛護航暖人心”活動,提供專屬福利,全方位提升志愿者榮譽感、獲得感,持續激發志愿服務隊伍活力。
站在新起點,額敏縣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發展,以更實舉措深化志愿服務標準化、品牌化、項目化、專業化建設,讓志愿精神在邊疆大地綻放更加璀璨的文明之花,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澎湃動能。
(作者系中共額敏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縣委“兩新”工委書記)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