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以“組織鏈、服務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為抓手,持續理順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機制,不斷增強黨建工作合力,探索出一條新興領域黨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建強“組織鏈”,夯實黨建工作根基
構建上下貫通的組織體系是新興領域黨建的首要任務。渤海新區黃驊市健全市委“兩新”工委運行機制,出臺《市委“兩新”工委成員單位及工作職責》,將23家市直部門納入工委委員單位,通過議事協調、督查落實等制度,明確“誰來干、干什么、怎么干”的責任清單,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針對“兩司兩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網約配送員、快遞員)等重點群體,依托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部門成立網約配送、快遞、交通運輸3個市級行業黨委,定期開展行業黨委書記黨建述職,壓實“管行業也要管黨建”責任,實現行業管理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在功能區黨建架構優化上,推動5個功能區成立企業黨委,由功能區黨組副書記任書記,職能部門負責人任委員,并在組織部門設立企業黨委辦公室,確保黨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時,持續推進“兩個覆蓋”工作,依托“摸排、篩選、核對、立賬”四步工作法,建立“一企(社)一檔”信息數據庫,通過單獨建、聯合建等方式實現新興領域黨組織應建盡建,選派黨性強、業務精的黨建工作指導員,常態化開展“問題幫辦、助企發展”活動,提升黨組織建設質效。
優化“服務鏈”,打造暖心賦能生態
渤海新區黃驊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行業與屬地雙向發力的管理模式,建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分析問題、制定措施,構建多方協同的服務機制。以“寒可取暖、暑可納涼、累可歇腳”為標準,整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銀行網點、餐飲店鋪等資源,建成19家暖“新”驛站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配備休憩、急救、充電等設施,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援助等多元服務,打造“15分鐘服務圈”。創新“愛心商戶聯盟”機制,為3家愛心商戶掛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愛心服務站”,拓展服務場景。常態化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慰問活動,舉辦“文明騎行安全配送”“普法宣傳進社區”等專題講座,覆蓋新就業群體200余人次。聚焦“六個友好場景建設”,打造社區、市場、商圈等友好場景67個,解決網約配送員“進門難”等問題,增強群體歸屬感。通過制發《倡議書》,引導200余名從業人員到社區報到,參與基層治理,推動其成為文明新風踐行者、業態發展奮進者、基層治理參與者。
激活“產業鏈”,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圍繞綠色化工、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渤海新區黃驊市成立產業鏈黨委,吸納25家重點企業黨組織“聚在鏈上”,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按照“精心選擇、傾心打造、恒心持抓,確保有特色、能培育、可示范”的標準,成功打造河北鑫海化工集團黨委、河北凱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河北鑫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黨支部等三個省級黨建示范點,有效激發黨建活力。依托“三師”助企服務站開展助企惠企服務,組織“三師”助企服務團與各功能區直屬單位黨委、服務企業全部簽署公益服務協議書,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搭建雙向服務交流平臺。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提供線上線下咨詢、業務申報輔助、全程幫辦代辦等一站式服務120余次,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常態化開展黨建工作指導員“問題幫辦、助企發展”主題活動,幫助非公有制企業紓困解難,有效化解信訪問題。為強化創新賦能,組織科技成果直通車、惠企政策解讀、銀企對接等活動,助力企業把握政策紅利,申報科技創新項目。開展“零發明專利大走訪”,先后幫助5家企業完成專利質押融資,4家企業在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試點平臺完成5件產品備案,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撐,實現黨建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融合共贏。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以“三鏈融合”破解新興領域黨建難題,通過組織鏈強基、服務鏈賦能、產業鏈增效,構建了“黨建引領、資源整合、多方協同、共建共享”的新興領域黨建新格局。這一實踐不僅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了暖心服務,更以黨建“紅色引擎”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渤海新區黃驊市將繼續深化“三鏈融合”機制,推動新興領域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書寫更多“黨建強、發展強”的生動篇章。
(作者李明清單位為河北省滄州市委社會工作部,作者王瑋、呂陽單位為渤海新區黨工委黃驊市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