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山東考察,對山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明前進方向。2024年5月,總書記再次到山東考察調研,進一步明確山東工作的總定位、新要求,賦予山東“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當前,全省上下正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銳意進取,挺膺擔當,奮力將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轉化為齊魯大地的生動實踐。
行業協會商會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堅持黨建引領,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進一步激發其內生動力和活力,更好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山東省委高度重視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和改革發展工作,省委書記林武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宇燕同志主持召開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專題會議,聽取工作匯報,并深入行業協會實地調研指導。山東省委社會工作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扛牢政治責任,全面加強黨對行業協會商會的領導,聚力推動行業協會商會深化改革和轉型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行業協會商會力量。
堅持黨建引領,筑牢改革發展根基
堅持政治引領,強化思想建設。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行業協會商會縱深發展,組織開展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黨建責任制情況監督檢查,切實提升行業協會商會遵守政治規矩、落實黨建責任制的能力和水平。舉辦系列專題培訓和示范培訓班6期,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等,培訓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骨干500余人,帶動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培訓100余場次、6000余人,不斷增強行業協會商會黨員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理順管理體制,壓實黨建責任。明確660家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與業務主管單位、主要行業管理部門一一對應關系,落實“管行業也要管黨建”要求,推動將監管行業協會商會較多的10個行業管理部門社會組織黨委隸屬于省委“兩新”工委,構建“省委‘兩新’工委—部門社會組織黨委—協會商會黨組織”黨建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省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社會工作部門、行業管理部門、業務主管單位、民政部門等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的黨建工作格局。
嚴明黨的紀律,防范風險隱患。聚焦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重點、難點、堵點,出臺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嚴明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工作紀律。出臺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強提升,三年見實效”的總體安排,在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中實施政治引領、凝心鑄魂、強基固本、提質增效、正風肅紀、服務發展6項行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注重協調聯動,凝聚綜合監管合力
建立工作機制,協同破解難題。山東省委社會工作部建部之初就建立省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由省委社會工作部牽頭,10個省直部門作為成員單位,通過召開全體成員會議、聯絡員會議和專題工作會議,加強統籌協調,合力推動行業協會商會深化改革和轉型發展工作。去年以來,已協調解決行業協會商會工作人員職稱評定難等4個方面15項重點問題,為行業協會商會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健全制度體系,嚴守政治關口。制定出臺了行業協會商會任職管理辦法,以及負責人人選審核工作規范、負責人任職談話辦法、負責人人才庫建設與管理辦法,從任職條件、選舉和任職、提名和審核、監督和退出機制、人才儲備等各個環節,對負責人任職管理進行系統規范和全過程監管。負責人人選審核環節建立了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初審、10部門聯審、社會工作部門終審的審核機制,上線運行了負責人人選審核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數據共享、流程并聯、標準統一,不斷提升人選審核效率和審核質量,現已審核批復84家491人次負責人人選,把牢負責人政治“入口關”。
加強聯合監管,整治違規行為。會同省民政廳等部門部署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違規評比表彰、社會組織評選評獎、社會組織節慶展會論壇活動治理、“僵尸型”行業協會商會清理整治工作,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違規收費行為檢查,摸底排查2200余個節慶論壇展會活動,清理違規評比表彰事項29項、清理10余家“僵尸型”行業協會商會,進一步規范行業協會商會管理秩序,有效維護會員企業合法權益。
健全制度機制,增強創新發展動力
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加強行業協會商會規范化引領,研究編寫《山東省行業協會商會內部管理制度指引》,匯集協會黨組織參與重大事項決策、負責人管理、信息公開等24項黨建工作和內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印發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參照執行,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健全完善治理結構,強化自律約束,規范有序運行。
優化結構布局。淘汰一批運轉失靈、服務缺位、惡性競爭、擾亂秩序的行業協會商會,優化整合一批業務范圍相似相近、作用發揮不明顯的行業協會商會,培育和優先發展一批契合區域發展定位、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品牌性、引領性行業協會商會,推動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規范有序、作用明顯的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新格局。指導青島市開展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簡易注銷試點,印發工作指引,建立標準明確、程序簡化、風險可控的退出機制,破解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退出難”問題。截至目前,114家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適用簡易注銷程序予以注銷,27家“僵尸型”行業協會商會被撤銷登記。
建強黨建和管理人才隊伍。建立健全“1+3”負責人任職管理制度體系,以任職管理辦法為重點,從審核備案、任職談話、人才庫建設等方面切實推動負責人隊伍素質提升。建立黨建工作指導員人才庫,向省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所管理的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負責指導、協助、督促片區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并發放一定工作津貼。2025年5月,首次組織召開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新任負責人任職集體談話會,對新任職的61名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會長(理事長)、秘書長進行集體談話,提出明確要求,引導遵規守紀、知責明責、擔當作為。
突出作用發揮,履行服務社會責任
助力經濟發展。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跨區域、跨行業的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方面獨特優勢,精準對接市縣需求,組織開展行業協會商會“賦能高質量發展·齊魯行”系列活動。目前已分4期組織180余家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及其會員企業赴濟南、煙臺、德州、濱州等市開展項目建設、產業合作、產品銷售、技術研發、標準共建、市場拓展等合作97項,1000余家企業、3000余家社會組織受益。如,山東省家具協會與寧津縣家具行業協會簽約共同舉辦家具博覽會,吸引參會企業1132家、展商11.4萬人次,期間達成交易額32億元。
參與社會治理。注重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服務社會、服務群眾作用,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提升。指導濟寧市委社會工作部、泰安市委社會工作部開展“百會聯百居”活動,推動百家行業協會商會與百個城市社區資源需求精準對接,實現“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推動全省行業協會商會將防范非法集資納入行規行約,加強誠信建設,發揮行業自律,引導會員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全省共發動組織宣傳活動2.8萬場次,摸排問題線索1075條,成功阻止非法集資200余起,切實守好百姓的“錢袋子”。
聯企聚力穩就業。聚焦落實黨中央關于“穩就業”部署要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聯系企業優勢,2025年5月在濟南市長清大學城舉辦“百會千企 職等你來”助力大學生就業專場招聘活動,組織7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及300余家會員企業提供了近3000個就業崗位,涵蓋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現代服務、綠色經濟、人文法律等40余個專業領域,吸引近萬名大學生參加招聘會,集中釋放崗位資源,充分吸納行業人才,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山東省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