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伊春市金林區委社會工作部始終把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作為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重要抓手,通過建強“組織鏈”、增強“保障鏈”、做強“服務鏈”,描繪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畫卷。
建強“組織鏈”,發揮黨建領治,織密基層網格。上下貫通形成體系。嚴格落實“三級四長”包聯責任,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總網格長,處級領導擔任一級網格長,鄉鎮黨委書記、鎮長擔任二級網格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擔任三級網格長,形成自上而下的基層治理體系。橫向覆蓋夯實基礎。在152個基礎網格全覆蓋組建黨組織,將2883名黨員納入黨小組管理,選派55名黨員社區工作者擔任黨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在51個專屬網格成立了53個黨組織,進一步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基礎。縱向聯動形成合力。通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電話、信函等形式向職能部門“吹哨呼叫”,先后共受理7547件工單,已辦結7400件,工單辦結率為98%,推動治理資源在鄉鎮聚合,實現問題上報與工作下派的雙向傳遞。
增強“保障鏈”,深耕能力善治,夯實基層基礎。充實隊伍助力。明確“區編鎮用”“鎮編村(社區)用”適用范圍、編制來源及使用程序,統籌核定兩鎮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及時跟進落實用編進人計劃,為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14名“三支一扶”人員辦理手續,補充鄉鎮“新鮮血液”。完善陣地增力。整合全區10個社區現有資源,進一步加大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改造力度,累計清退辦公區域1200余平方米,用于建設圖書閱覽室、議事區、社區文創工作坊、音樂室、舞蹈室等社區功能室,使黨群服務中心成為群眾的“第二家園”。提高標準蓄力。嚴格執行村(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推行“一人多崗、全科全能”工作模式,按照“每萬名常住人口配備18名社區工作者”的要求,全區足額配備97名社區工作者,實行AB崗值班制度,落實錯時延時服務,滿足轄區群眾的各種需求。
做強“服務鏈”,匯聚多方共治,提升治理效能。擦亮黨建品牌。各社區結合自身優勢資源,創建“四民服務”“和美育林”“紅飄帶”等社區特色黨建品牌和特色服務群眾項目,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應轄區居民意愿舉辦各類球賽、象棋賽等活動,營造溫馨和諧的生活氛圍。堅持問需于民。立足群眾所需,以“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為牽引,為群眾代辦事項、解決民生問題、化解矛盾糾紛,回應居民咨詢,解決房屋滲漏水、樓道衛生清理、低保申請、醫保繳納核銷等民生實事1608件,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引導多方融入。機關企事業單位以“真干事、干實事、干成事”為服務理念,與10個社區以“聯”為紐帶結對共建、協商共治,625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村(社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在環境衛生整治、困難群眾慰問等方面持續用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服務基層群眾。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伊春市金林區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田宇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