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高質量發展與高效能治理是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兩翼”,二者相輔而行,共生共榮,不可偏廢。
鄉村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其治理效能關乎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富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堅持不懈夯實鄉村治理根基,堅持守正創新治理理念,堅持多種治理方式融合互促,以自治激發活力,以法治定分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自治是基礎。推動鄉村治理,要突出農民主體地位,真正讓農民當“主角”。抓好基層群眾自治,農民責無旁貸,唯有群眾廣泛參與,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鼓勵農民多渠道參與村級議事協商。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村民議事制度,確保農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村里公共事務繁雜,需要耐心同大伙商量著辦,使村民自治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當前許多地方推行的“一事一議”、小微權力清單、村民說事制度等實踐,不失為破解農村自治難題的高效之舉。
法治是保障。自治要以法治為前提,做到知法敬法講法、守底線不越線,同時立足鄉情完善村規民約。高度重視法治建設,發揮好法治對社會治理的規范和保障作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著力加強農村普法教育,使農民不斷提高法治意識,自覺規范日常行為。
德治是支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德化人贏得民心。要加強誠實守信的價值引導,注意發揮老黨員、老干部示范帶動作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倡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和奢靡之風,持續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厚葬薄養等問題,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離退休干部局)
(責編:田宇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