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洛陽市,有這樣一位出租車司機,他以車輪為筆,以服務為墨,在方寸車廂間書寫大愛篇章,用三十一年如一日的堅守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他就是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洛陽雷鋒車隊黨支部書記、隊長婁建黨,他曾獲得“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文明職工標兵”“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50余項榮譽,先后當選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次和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工會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這位先鋒模范,將“雷鋒精神”融入血脈,成為新時代的道德標桿。
堅守初心,甘為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自1994年踏入出租車行業,婁建黨累計安全駕駛里程達26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65圈。這份工作在許多人眼中只是謀生手段,他卻將其化作傳遞溫暖的公益事業。面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他主動承諾“終生免費接送”;遇到乘客遺失財物,無論價值高低,必定全力歸還。
七年前,婁建黨接到一通求助電話,西工區紗廠路的張秀蓮老人偏癱無人照顧。此后,只要有空,他便前往老人家中,陪她聊天解悶、打掃衛生。在老人附近居住的洛陽雷鋒車隊隊員,也自發接力承擔起送飯的任務,這份跨越數年的關懷,成為老人生活中的溫暖依靠。三十一年來,從李寶軍、權三福,到無數叫不上名字的乘客,無數家庭都曾接受過婁建黨的無私幫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婁建黨生活十分拮據,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支撐。
拾金不昧的故事在他職業生涯中屢見不鮮。1997年10月的一個晚上,婁建黨收車時發現后座有個包裹,內有1萬余元現金。那是失主為母親籌措的救命錢。他在原地苦等兩小時未果后,通過包內身份證,輾轉多方最終將錢財完璧歸趙。面對旁人“犯傻”的質疑,他堅定回應:“不義之財我不能要,這是做人的底線。”
匯聚微光,勇做雷鋒精神的傳播者
婁建黨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集體方能凝聚磅礴偉力。2009年2月,他聯合50名志愿者組建洛陽雷鋒車隊,眾多退役軍人和熱心司機紛紛響應加入。這支隊伍秉持“傳承雷鋒精神”的宗旨,累計幫扶救助2萬余人次,從服務洛陽兩會、河洛文化旅游節等重大活動,到連續多年開展“愛心送考”,免費接送考生近1萬人次;從常年為老弱病殘提供出行便利,到成為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游客信賴的“城市向導”,洛陽雷鋒車隊已成為城市文明的流動名片。
洛陽雷鋒車隊成員李俊偉感慨道:“游客通過網絡找到我們,是對洛陽雷鋒車隊的信任。這些年來是婁隊長讓我明白了‘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作為車隊的一員,我無比自豪!”
黨建引領,善做行業發展的帶頭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17年3月,婁建黨依托洛陽雷鋒車隊成立“婁建黨黨代表工作室”,打造“車輪上的黨支部”,創新推行“四微工作法”,即微黨課在交接班時開展、微服務在行車途中提供、微建議在乘客交流中收集、微心愿在社區對接中實現。
洛陽雷鋒車隊全面推行“一旗一徽一欄一箱”標準化服務:出租車內懸掛黨員先鋒崗旗幟,駕駛員佩戴黨員徽章亮明身份,設立服務承諾公示欄,配備急救藥品、雨傘、拐杖等便民用品,贏得乘客廣泛贊譽。近年來,洛陽雷鋒車隊黨支部持續豐富志愿服務內容,打造“愛心送考”“夕陽紅專車”等志愿服務品牌,累計服務時長超3萬小時,讓出租車成為流動的紅色陣地。
服務大局,樂做文明古城的代言人
2023年,隨著洛邑古城“出圈”,洛陽文旅經濟迎來迅猛發展。婁建黨帶領洛陽雷鋒車隊主動融入發展大局,成立“漢服使者”分隊,通過網絡宣傳洛陽“穿漢服、賞牡丹、品水席”的特色文旅資源。隊員們以出租車為移動宣傳陣地,沿途為游客講解城市歷史文化,開展“愛在洛城”愛心接送游客行動,在洛邑古城、天堂明堂等景區設立愛心接送點,服務游客2600余人次,被網友稱為“最暖古都引路人”。
為滿足群眾多元需求,洛陽雷鋒車隊拓展成立漢服驛站、家電維修、醫療服務等5支志愿服務隊,開展服務100余場次。形成了“四心三幫”的服務理念,即禮貌待客用真心、拾金不昧用誠心、助人為樂用關心、扶危濟困用愛心,遇到老弱病殘熱心幫一把、遇到路人有難伸手幫一把、遇到行李繁多主動下車幫一把,推動出租車行業服務品質全面升級,讓每一輛行駛的出租車都成為傳播城市文明、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流動窗口。
三十一年寒來暑往,婁建黨用260萬公里的行車軌跡丈量初心,以3萬小時的志愿服務詮釋信仰。那些珍藏的榮譽證書,不僅是個人奮斗的見證,更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生動注腳。正如他所言:“車輪不停,愛心不止。”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婁建黨正帶領洛陽雷鋒車隊,繼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大愛篇章。
(河南省洛陽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田宇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