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圍繞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新’在哪里、‘難’在哪里、‘落’在哪里”課題,緊扣新就業群體實際需求,積極探索推進設施友好、服務友好、場景友好、治理友好、文化友好的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梁園區前進街道依托社區“一刻鐘服務圈”,充分利用繁華的商戶體系、便捷的交通區位、豐富的共建資源和成熟的黨群陣地,精心構建企業、騎手、社區共商共建共享新型服務平臺,以有溫度的服務載體為“奔跑的心”安一個“溫馨的家”,推動新就業群體與城市“雙向奔赴”“雙向友好”。
以組織聚力破解“無人管”的難題
前進街道作為梁園區核心商圈的所在地,存在轄區面積小、新就業群體總量大、服務站點少的問題,如何推動組織建設工作與行業發展深度融合,實現新就業群體黨建落地落實尤為重要。
力量聚合強保障。成立新就業群體友好街道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分級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定期研究協調解決建設試點工作遇到的難點問題。同時,以新就業群體大走訪為抓手,收集整理新就業群體充電難、進門難、子女托管難等訴求,積極對接相關部門,鏈接各類資源,落實服務舉措,為新就業群體織密多方位、全覆蓋的暖“新”網。
資源聯動聚合力。整合向陽路步行街、正弘匯商業綜合體項目,以及周邊的300余家個體工商戶資源,設立愛心補給站,搭建直播小舞臺,推出暖“新”套餐、錯峰就餐、特惠菜品以及歇腳休憩、清涼用水、手機充電、飯菜加熱等服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務。
文明公約優環境。組織社區、商圈、物業公司與順豐快遞、美團外賣等運營主體簽署文明公約,明確社區、物業、騎手共建友好街道的責任與義務,將文明公約轉化為自覺行動,在全街道營造騎手文明派送、物業便利服務、居民以禮相待的良好氛圍。
以暖心服務破解“怎樣管”的難題
針對新就業群體服務保障不全、溝通交流不順暢問題,前進街道黨工委集聚多方優質資源,精準精細開展各項服務,讓他們在城市生活中增強社會認同感和職業自豪感。
建設“10分鐘休息圈”。針對反映較為突出的休息難、停車難、充電難的問題,整合轄區內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驛站、街區服務中心等場地資源,建設暖“新”驛站2處,新建24小時騎手開放驛站1處,規劃建設換電站9處,劃定小哥停車區10余處、停車位100余個。
開辦愛“新”托管所。圍繞解決新就業群體工作時間子女照看難的問題,統籌轄區內大學生、退休教師、專業社工等資源力量,成立社區托管小課堂4所,為新就業群體子女提供常態化托管服務。
開設暖“新”法律服務站。聚焦維護新就業群體自身權益,整合社區公益律師、專職調解員等力量入駐暖“新”法律服務站,針對新就業群體的職業特點進行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和矛盾調解。目前,暖“新”法律服務站已接受法律咨詢50余次,開展法律援助3起,成功調解矛盾糾紛12起。
以示范引領破解“管不好”的難題
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聯系面廣的優勢,依托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實現新就業群體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發動黨員示范帶動作用。發動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10余名新就業群體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亮身份、亮風采、亮承諾、樹先鋒”活動,組建“小哥”志愿服務隊參與社區商圈議事協商,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力量。
定崗選聘移動網格員。招募22名新就業群體“移動網格員”,與社區網格員一對一結對,幫助社區排查道路破損、安全隱患等風險隱患50多處,幫助老人和行動不便居民完成“跑腿幫辦”事項210余件。
小積分撬動大治理。在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積分超市”,按照“周統計、月兌換”的方式,為參與社區治理的小哥提供頭盔、護膝等日常物品兌換以及暖“新”聯盟商家消費折扣等服務。將積分作為選樹典型的重要依據,評選最美“移動網格員”2名。
前進街道持續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全覆蓋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讓新就業群體看得到陣地、找得到組織、享受到服務、感受到關懷,進一步引導新就業群體參與治理、議事協商,推動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河南省商丘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田宇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