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將推動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轉變作為重要抓手,聚焦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建設,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健全制度機制、優化服務管理、發揮多方作用,全力推進黨的建設與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深度融合,持續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行業發展動能,為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筑牢根基。
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協同發展合力
加強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是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的首要任務。
理順管理線。銀川市深入開展調研摸排,結合實際情況,構建起由市委社會工作部統一指導,行業黨委、行業管理部門、業務主管單位具體負責,行業協會商會基層黨組織負責日常的“1+3+N”管理機制,全面理順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同時,遵循“重要協會商會重點管、一般協會商會管重點”原則,分層分類建立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重點名錄,實現精準施策與監管。
擴大覆蓋面。深入推進“兩個覆蓋”,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孵化組建等多種方式,新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36個。針對暫不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行業協會商會,新建群團組織76個,并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
增強凝聚力。督促指導行業協會商會完善黨組織規章制度,健全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機制。印發《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常見問題清單》,指導58家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開展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同時,推行黨組織班子成員和管理層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確保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方向。
突出制度建設,健全完善體制機制
堅持以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為行業協會商會的健康發展劃定清晰“跑道”。
健全工作體系。銀川市制定印發《銀川市行業協會商會黨的工作和改革發展協調推進機制》,落實專職人員,明確工作職責,構建起市委社會工作部門牽頭抓總,民政局、審批局、工商聯等部門各負其責的監管機制。建立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將“日常協商”與“定期議事”相結合,打造集交流、會商、督辦于一體的工作平臺,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壓實行業責任。堅持“管行業也要管黨建”,在民政局、住建局、司法局、體育局指導下成立社會組織、物業服務、律師行業、體育類等4個行業綜合黨委,推動行業管理部門和業務主管單位從嚴抓好黨建工作。進一步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換屆選舉、重大事項備案、負責人述職考核等工作,明確各行業管理部門監管重點,確保責任落實到位。
強化綜合監管。全面實施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選任前聯合審查和年度定期審查制度,嚴格規范選任、公示、履職等環節,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聯合民政部門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組織開展涉企收費清理專項行動和清理規范優化創建示范評比表彰活動,強化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行為監管。截至目前,已辦理注銷登記11家協會,依法撤銷3家連續兩年不參加年檢且未開展活動的協會,將6家協會列入活動異常名錄。
優化服務管理,激發行業內生動力
提升行業協會商會生存力、競爭力與發展力,需要從練好內功入手。
推進依法自治。嚴格落實《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建設指南》要求,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參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規范會員企業經營行為,營造依法競爭、合規經營的行業環境。
加大政策扶持。落實政府向公益性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制度。以公益性創投項目為依托,探索政府職能轉移、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創新的新路徑,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累計實施涵蓋老年關懷、兒童保護、殘障人士支持等領域的63個公益項目,服務6600人次。
優化布局結構。鼓勵在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設立新的行業協會商會,推動業務重疊、運轉失靈、服務缺位的行業協會商會有序退出,逐步形成門類齊全、覆蓋廣泛、作用顯著的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格局。
注重作用發揮,支持鼓勵健康發展
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積極踐行職責使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助力鄉村振興。深化“百企幫百村”“萬企興萬村”行動,組織會員單位發揮專業、資源、人才優勢投身鄉村振興幫扶工作。近年來,12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提供1087個幫扶項目,投入幫扶資金6231萬元。
助力招商引資。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積極參加各類招商活動與產業推介,當好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宣傳員”、產業政策的“解說員”。銀川江蘇南通商會開展“江蘇企業家銀川行”活動,簽訂9個投資項目,投資額達63億元;銀川福建南安商會助力閩寧協作,十年來招商引資70億元。近年來,依托商會實現招商引資超500億元。
助力穩崗就業。積極響應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號召,近年來,動員行業協會商會吸納就業人員1200多名,會員單位接收近6萬名就業人員,為穩崗就業作出積極貢獻。
銀川市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不斷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