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社會工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在重慶聯合召開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現場推進會,強調要加強關愛凝聚,多措并舉推動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扎實有序、有效推進各項工作,需著力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強化黨建引領,凝聚共建合力
推進友好場景建設,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和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座談會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要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具體要求,切實落實到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實踐之中,要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以新擔當新作為抓好服務保障,為新就業群體工作生活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需主動作為、積極行動,大力加強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的宣傳倡導,團結凝聚新就業群體和各方力量。通過多種形式與渠道,持續加強宣傳,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局面。積極整合政府、企業、社會資源,引導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多措并舉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
科學統籌規劃,完善頂層設計
要著力加強黨建引領,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新就業群體的強大動力。著眼大局,聚焦新就業群體需求,完善配套服務,推動多方共治,引領新就業群體為基層治理貢獻更多力量。
要統籌規劃,加緊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的頂層設計,對建設中涉及的政策支持、運營管理、風險防控、推進進度等一系列問題,提出全面、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充分發揮黨委社會工作部在新就業群體發展支持方面的作用,通過強化黨建引領、發揮部門職能優勢,構建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有效協同的工作機制。
推動各地將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納入當地總體工作安排,建立健全聯合工作機制,積極與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總工會等職能部門和群眾團體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通過聯席會議等形式打破行政壁壘。加強政策研究,對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中的資金來源、人員支持以及社會資源引入等關鍵事項做好統一安排,并從法規、政策層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加大扶持力度,保障長效發展
要加大對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的扶持與引導力度,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相應支持,避免建設初期一哄而上、隨后無序發展甚至半途而廢的狀況出現,努力構建穩定、持久的建設機制和環境,確保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健康發展。要堅持分類施策,積極探索“數智賦能”,因地制宜推動各地完善社區、園區、樓宇、商圈、學校、醫院、站區等不同場景服務網絡。堅持黨委社會工作部牽頭推動、行政部門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工作思路,著力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加強政府部門、群團組織和平臺企業、快遞企業以及社會力量的工作聯動與協同,強化合力推進,引導帶動社會力量,特別是慈善組織參與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
將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納入評先評優體系,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提升參與單位和個人的榮譽感、獲得感,營造關心支持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光榮的良好氛圍。
打造示范樣板,推廣典型經驗
注重通過經驗總結、成果轉化、制度集成,加快總結推廣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工作試點經驗,加強示范引領。在規劃階段即著眼全局,充分考慮試點場景的性質、地域、規模、服務群體基數等因素,保證試點場景具有廣泛的覆蓋面、代表性、示范性。
要強化全局觀念,加強對試點場景的分級分類指導。進一步總結前期試點的經驗做法,梳理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的有效模式,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對現行法規政策的適應性甄別,推動相關法規政策的制定與完善,形成一批適用于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的制度措施。
健全標準體系,嚴格監督管理
主動吸收借鑒上海、深圳、湖北等先行地區的經驗與做法,加緊研究制定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的工作標準和管理規范,逐步建立完善一系列制度和規范,為各地穩妥有序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提供清晰的實施路徑。通過建立“規范清單、服務清單、任務清單”三項機制,凝聚新就業群體力量,激發其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明確責任主體,實現建設標準化、運營規范化,加快建立完善綜合、動態監管機制,強化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在完善質量評估等日常監管工作程序的基礎上,推動完善與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建設相關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及評價規范,不斷提高面向新就業群體服務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
(作者單位分別為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