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也是基層黨建的重要陣地。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委社會工作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聚焦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難點與需求,以組織凝“新”強根基、關愛暖“新”聚人心、權益護“新”筑屏障、治理融“新”促和諧為著力點,推動黨建工作與新就業群體發展深度融合,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組織凝“新”強根基,增強黨建“引領力”
抓好條塊結合、行業和區域黨建“兩張網”,構建“立體化”組織體系,在全市率先成立網約配送行業黨委,同步構建網約配送產業鏈,確保新就業群體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就到哪里。開展新興領域流動黨員“回家”“建家”“戀家”活動,完善“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流動黨員黨支部——企業黨組織——行業黨委”服務管理機制,打造流動黨員“溫馨家園”。創新黨員發展路徑,發揮社區熟悉轄區內新就業群體實際情況的優勢,吸納優秀的新就業群體加入黨組織。
?關愛暖“新”聚人心,增強群體“向心力”
持續打造“羊城紅騎手”服務矩陣,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網約配送站點等場地,依托區“小個專”黨委采用聯合、單獨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設“羊城紅騎手”綜合服務中心、愛心驛站、愛心藥房72個,24小時免費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一站式”服務。實施“暖·光計劃”,開展“為新就業群體辦實事”行動,出臺《關于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社區(商圈)建設打造“心新相映”黨建工作品牌的實施方案》,在全區建成首批10個“友好社區”,解決快遞員、網約配送員進門難、停車難、找樓難、休息難等問題。開展關心慰問新就業群體專場活動53場,惠及2505人次。圍繞法律援助、創業指導、積分入戶、子女入學等內容,舉辦“醫食駐行”暖新公益活動133場,完成新就業群體“微心愿”1258個,關心慰問6000余人次,不斷提升新就業群體的職業認同感與城市歸屬感。
權益護“新”筑屏障,織密民生“保障網”
建立“3+4+N”意見征集分級閉環處理機制(“3”指“3級黨委”,即區委“兩新”工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4”指“4個行業黨委”,即區互聯網行業黨委、區快遞行業黨委、區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區“小個專”黨委;“N”指訴求表達和跟蹤回訪機制涉及的各部門),在園區、商圈、企業打造10個社會觀察站,在各行業招募33名社情民意觀察員,推動解決新就業群體合理化利益訴求。健全勞動關系調處“四方對話機制”,推動美團、餓了么等5家網約配送平臺企業建立技能認定和職稱評定制度,推動新就業群體可持續發展。打造“人社+勞動者+用人單位”勞動關系服務模式,建設5個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開展爭議預防宣講60場,提供服務8000余人次。配合市網約車行業協會設立網約車矛盾調解快速通道便民熱線,為網約車司機、乘客及平臺提供快速有效的矛盾調解和維權服務。
治理融“新”促和諧,增強發展“推動力”
探索服務新就業群體健康發展、提升城市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的“海珠模式”,做實做深網格基層治理單元。建立新就業群體“1+N”信息收集機制(“1”指全區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總體規劃,“N”指區委社會工作部會同相關部門分類研究制定的加強快遞員、網約配送員、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配套文件),組建8支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隊。舉辦“先鋒網約配送員”表彰活動,對2名見義勇為外賣小哥典型代表進行慰問表彰,聯合瑞寶街道舉辦專場關愛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集市活動,依托區快遞行業黨委成立海珠區寄遞物流行業平安建設先鋒營,鼓勵、引導更多快遞員、網約配送員擔任社區兼職網格員,及時將送貨送餐過程中發現的違規占路經營、公共設施損壞等社區治理問題,通過“羊城紅騎手”愛心超市小程序“隨手拍”上報所屬轄區,領取積分,兌換獎品,更好地調動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積極性。
(作者系中共廣州市海珠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區委“兩新”工委書記)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