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興領域黨的建設多次作出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為做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浙江省寧波市是民營經濟大市、制造業強市,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起步早、基礎好。目前,寧波市有各類經營主體142.2萬家,其中實有企業58.6萬家、規上工業企業超過1.07萬家;社會組織近1萬家;新就業群體32.8萬人。近年來,寧波市圍繞護航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突出抓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健全體制機制,提升整體效能,聚力打造新興領域黨建高地。
以黨建引領為出發點
著力打造高效協同體制機制
新興領域量大面廣、情況復雜,寧波市堅持系統集成、整體聯動,壓緊壓實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責任鏈條,凝聚各方力量,著力推動構建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有效協同的新興領域黨建體制機制。
建立“統得起”的協調機制。貫徹“機構改革后‘兩新’工委只能增強、不能削弱”要求,制定出臺《拓展深化新興領域黨的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研究制定《市委“兩新”工委工作規則》,動態調整充實“兩新”工委成員單位,將成員單位從成立之初的8家增補到21家,同步明晰“兩新”工委兼職副書記、兼職委員人事任免規則,明確“兩新”工委會議、“四聯”指導、定期例會、工作報告等8項工作制度,同步指導各區(縣、市)“兩新”工委機制提優、運行提質,構筑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統籌協調、“兩新”工委指導推動、行業部門各負其責、街鎮屬地管理的工作格局。
出臺“兜得住”的推進措施。制定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要點,實施《“兩新”領域重點工作清單》,推動各成員單位領辦21項重點黨建項目。通過實施項目領辦制度,持續指導推動互聯網、交通運輸、郵政快遞以及社會組織等綜合性行業黨委優化運行體系,抓好行業黨建工作。指導市委互聯網企業工委完善互聯網企業底數摸排工作指引,打造“一庫兩清單”2.0版。探索建立黨建責任和平安責任一體推進機制,健全分析研判、清單管理、述職評議、專項指導督辦制度,進一步壓實部門“管行業管黨建”工作責任。
創造“管得好”的工作局面。構建形成市縣兩級“兩新”工委、街道(鎮鄉)黨(工)委以及綜合性行業黨委協同聯動的條塊協作機制,把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作為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今年全市12個區(縣、市)、園區社會工作部門共領辦推進26項重點黨建項目,助力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工作體系。截至目前,各地不斷涌現特色亮點做法,如江北區“雙強八策”網絡主播園區黨建助企、北侖區貨車司機社區化集成管理服務、奉化區組團助企“一感三辦”、寧海縣路廊服務驛站等。
以分類指導為切入點
著力構建精準務實的工作模式
面對新興領域復雜多元的組織特征和群體差異,寧波市堅持分層分類精準指導,緊盯重點組織、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人群,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出新舉措,推動黨的組織有形覆蓋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持續向基層末梢延伸。
深入推進新經濟組織黨建“雙強攀高”。一是強化黨建賦能。深化產業鏈黨建賦能,以“黨建鏈”助力打通產業鏈、激活創新鏈、延伸服務鏈,構建“一鏈一特色、一鏈一品牌”工作格局,聯動實現項目協同推進、經營協同增效、人才協同發展、技術協同攻關、風險協同防控。建立新生代企業家數據庫,實施“甬商青藍接力工程”,推行黨員領導干部、黨組織負責人擔任“紅色導師+創業導師”傳幫帶機制,推動1700余名新生代企業家接穩接好政治、事業傳承“接力棒”。二是抓實“兩個覆蓋”。研發貫通“兩個覆蓋”動態預警監測數字化應用場景,構建“數據比對+動態覆蓋”常態體系。扎實推進“兩個覆蓋”工作,聚焦494家國家級單項冠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寧波市制造業大優強等重點企業實施黨建創優提質行動,聚焦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實施黨建鞏固提升計劃,不斷提升覆蓋質量。三是助推規范建設。發布產業型社區黨建工作指引,推出小微園區和中小微民營企業黨建工作、黨建工作指導員作用發揮三個“十法”,寧波方太集團融合型黨建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廣;開展“兩新”工委委員、黨建工作指導員“雙員駐企、企呼我為”行動,推進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規范化建設,健全完善駐鏈服務模式,示范引導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常態開展“黨建引領促發展”圓桌會、“紅鏈話發展”等活動,助力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鏈條一體化組織機制。
深入推進新社會組織黨建“雙創爭先”。一是健全管理架構。深化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突破躍升“三年行動計劃”,完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體系,統籌推進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社會中介組織、城鄉社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分類制定工作指引。突出“以社育社”,建強社會組織創新園、象山益園二期。二是推動服務保障。牽頭實施“暖暖的新家”項目,精準匹配社會力量供需關系,累計幫助822戶困難家庭完成房屋改造。引導推動社區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一老一小”“一殘一困”志愿服務、平安善治等,受益群眾累計達40余萬人,5個先進典型入選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在全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獲3金4銀2銅佳績。三是賦能健康發展。設立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工作聯席會議,探索“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商會+市場主體+屬地”黨建共同體建設,推動抱團發展、高質量發展。開展城鄉社區社會組織“找建用統”行動,建立健全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完善備案管理制度,推進“公益日”活動擴面提質。
深入推進新就業群體“雙向奔赴”。一是構建凝“新”體系。聯合11家市直部門印發《關于黨建引領新就業群體“甬愛之城”建設的行動計劃》,部署開展服務提升“暢新”、職業保障“護新”等六大行動,落實落細黨建引領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若干舉措,全面構建新就業群體保障體系。二是打造暖“新”矩陣。集成研發“甬愛碼”小程序,推進商圈、小區、園區等“八大甬愛場景”建設,融合提升“甬愛E家”服務功能,推出新就業群體智能換電、專享餐飲、技能培訓等服務項目,構建全周期全鏈條服務管理體系。截至目前,累計建成甬愛小區3538個、甬愛商家10094個、甬愛驛站2438個、充換電站11322個,有效破解新就業群體進門難、找路難、停車難、休整難。三是匯聚融“新”合力。加強新就業群體人才隊伍建設,構建完善技能培訓、學歷提升、住房保障等全方位暖“新”關愛服務體系。定期舉辦“小哥議事會”“圓桌懇談會”,聽取新就業群體意見建議,拓寬行業治理渠道。建立新就業群體正向激勵機制,通過“服務換積分、積分換服務”等形式,提升新就業群體生活歸屬感、幸福感。
以服務為民為落腳點
著力探索聚力發展的方法路徑
充分發揮新興領域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中心大局中的作用,將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與新就業群體的生產生活有機融合,著力實現黨建強、發展強。
助推經濟發展。緊扣企業發展需求,制定企業所需、職工所盼、社區所能“三張清單”,建立“兩新”工委委員聯企制度,助力企業開拓市場、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深化落實“直管直聯”機制,全市64家直管直聯企業落實黨建工作指導員、駐企服務員“雙員制”,304家重點企業黨委班子中高管占比上升到63.7%,2163個關鍵崗位黨員配備率超92%。深入推進“三師助企”,指導律師、會計師、稅務師進園入企提供法律咨詢、業務解答、惠企政策對接等專業服務,有力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2024年以來,已選派2500余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共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類問題6000余個。
助力共同富裕。出臺社會組織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若干舉措,舉辦“行業協會商會促共富”系列活動。健全完善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激勵機制,發動民營企業開展結對共建,參與“共富工坊”建設,引導企業將適合的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為農戶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提供家門口就近就業的平臺。推動與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肅省蘭州市等地合作交流,新吸納對口地區農村勞動力就業1萬多人。
融入基層治理。健全完善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的工作機制和激勵機制,推動新就業群體到社區報到,擔任兼職網格員,有效參與群防群治、行業治理和志愿服務。創新實施“網格+騎手”工作模式,常態化開展驛站值守、文明勸導、平安巡防等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網格體系。組織開展“最美”系列宣傳發布活動,表彰新就業群體見義勇為行為,示范帶動新就業群體發揮更大作用。目前已有1760名新就業群體擔任兼職網格員,累計上報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等各類問題1620余件,辦結率100%。
(作者系中共寧波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