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出版發行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出發,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成果,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為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收入習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間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按時間順序編排,共有報告、講話、演講、指示、批示等79篇。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習近平生態文明文選》第一卷的出版發行,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供了權威教材,對于廣大干部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辟廣闊前景,具有重要意義。
黨員10027.1萬名 基層黨組織525.0萬個 中國共產黨黨員隊伍穩步壯大 結構持續優化 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加堅強有力
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10027.1萬名,比上年凈增108.6萬名。黨的基層組織525.0萬個,比上年凈增7.4萬個。中國共產黨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著力建強基層組織、鍛造過硬隊伍,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黨員總量平穩增長。黨員總量比上年增加1.1%。全年發展黨員213.1萬名,其中生產、工作一線的112.0萬名,占52.6%;大專及以上學歷的115.9萬名,占54.4%;35歲及以下的178.4萬名,占83.7%。
黨員隊伍結構持續優化。截至2024年底,大專及以上學歷黨員5778.6萬名,占57.6%,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女黨員3099.5萬名,占30.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少數民族黨員773.4萬名,占7.7%,與上年持平;工人和農民仍是黨員隊伍主體,占總數的32.7%。
黨員教育管理進一步加強。各級黨組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全年培訓黨員數量比上年增長16.5%,縣級以上黨委對436.6萬名基層黨組織書記開展脫產培訓。黨的組織生活嚴格規范,3200個地方黨委領導班子召開民主生活會,451.8萬個黨支部召開組織生活會、開展民主評議黨員。黨內表彰激勵關懷有力推進,各級黨組織共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17.5萬個,表彰優秀共產黨員72.8萬名,表彰優秀黨務工作者24.0萬名。全年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89.4萬枚。
基層黨組織不斷夯實鞏固。全國共設立基層黨委30.6萬個、總支部33.0萬個、支部461.4萬個,分別比上年增加0.9萬個、0.5萬個、6.0萬個,組織設置更加科學規范。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深入推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不斷加強,48.5萬名村黨組織書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47.6%,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持續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現任駐村第一書記19.2萬名,覆蓋全國39.5%的建制村。黨領導基層治理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為基層減負賦能深入推進,城鄉社區黨建工作力量進一步充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各領域黨的組織覆蓋持續鞏固擴大,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治理優勢,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力量。
政策
黑龍江省出臺《中共黑龍江省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黨費使用管理辦法(試行)》
近日,黑龍江省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召開委員全體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中共黑龍江省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黨費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聽取省級行業(綜合)黨委和相關省直部門上半年重點工作、專項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今年上半年省委“兩新”工委各成員單位能夠發揮自身職責,省、市、縣三級“兩新”工委工作規則、議事規則、成員單位職責等制度建設持續優化,新興領域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不斷加強,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
會議要求,要抓好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引導新興領域黨組織立足行業實際和自身特點,采取靈活多樣方式開展學習教育。要持續擴大新興領域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推動建設群團組織,加強黨建工作指導員選派。要進一步強化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加大新就業群體權益維護、服務保障力度,切實增強新就業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東省把社區科普工作納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
日前,山東省委社會工作部、省委組織部、省科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社區科普工作 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社區科普重點事項納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議事內容。《指導意見》提出八項重點任務:一是健全科普服務社區治理工作體系,構建“省級科普資源庫―縣(市、區)配送樞紐―社區分配中心”三級資源生產和流通體系。二是加強優質社區科普資源開發,多形式開展科普創作,不斷豐富社區科普服務內容。三是完善社區科普資源供給方式,定期征集居民科普服務需求,支持基層探索建立“居民點單、社區派單、科協組織領單、科普志愿服務隊接單”服務模式,提升科普服務的針對性。四是優化拓展社區服務陣地科普功能,把社區科普功能納入陣地建設總體考慮,因地制宜建設科普宣傳陣地,擴大科普陣地覆蓋面。五是加強社區科普工作隊伍建設,積極吸納科技工作者、科協“三長”(醫院院長、學校校長、農技站站長)、社區工作者以及熱心科普事業有專長的社區居民加入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伍,探索建立社區科普專家庫,培育社區科普工作帶頭人。六是提升社區重點人群科學素養,圍繞“一老一小”,舉辦數字助老科普講座、老年健康科普宣傳活動,推動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科普講座、科學課程進社區。七是加大城市特殊區域科普工作力度,針對老舊小區、城中村、超大社區、“候鳥”人群集聚社區、易地搬遷社區等不同情況,組織開展有不同區域特點的社區科普活動。八是培育社區科普工作品牌,引導各級各類科普資源向社區傾斜,融入和服務社區治理,力爭實現“一社區一品”“一社區多品”,滿足居民多樣化科普需求。
河南省全面加強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管理
日前,河南省委社會工作部印發有關辦法,對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提名、審核、選舉、任職、監督、退出等各環節進行規范。
辦法提出,負責人任職管理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與行業協會商會自主選人用人相統一,堅持突出政治標準,堅持依法依規。明確已脫鉤和直接登記的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管理,由省委社會工作部負責,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商會上一級黨組織協助做好負責人有關任職管理工作;未脫鉤的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管理和備案工作,由業務主管單位和省民政廳負責,結果報省委社會工作部備案。
河南省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出臺此辦法旨在堅持和加強黨對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的全面領導,規范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管理工作,促進行業協會商會健康有序發展。
動態
京津冀志愿服務協同發展助力基層治理
近日,由河北省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天津市委社會工作部共同主辦的京津冀志愿服務協同發展助力基層治理主題宣傳展示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
活動中,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志愿服務組織負責人和社區工作者代表,就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作用進行了交流發言,相關專家學者圍繞進一步推動京津冀三地志愿服務協同發展的創新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京津冀志愿服務協同發展助力基層治理主題宣傳展示活動網絡宣傳專欄同步上線,將廣泛征集展示三地優秀案例,為進一步加強京津冀三地志愿服務交流合作,實現三地志愿服務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供平臺支撐。同時,與會代表進行了實地觀摩,深入了解了雄安新區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實踐。
此次活動是落實《京津冀志愿服務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的重要舉措,在培訓資源共享、行業交流互進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薪火共益”項目暑期校地共建育人專項計劃正式啟動
7月1日,“薪火共益”項目暑期校地共建育人專項計劃啟動儀式在江西財經大學舉辦,省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樊勝,江西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闕善棟出席并為七支實習隊伍授旗。
“薪火共益”計劃——江西省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項目,在全省122個試點社區聚焦“一老一小”“一殘一困”和“一新”及社區治理需求,開展精準化服務。此次校地共建專項計劃共有60名師生,赴7個設區市的21個社區和單位進行實習實踐,其中21名老師全程參與督導。通過高校與地方黨委社會工作部門結對共建,深度參與“薪火共益”項目,充實基層專業力量,指導試點社區優化升級項目設計,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項目模式。同時,豐富的基層實踐也將推動高校整合學科優勢資源,梳理基層治理經驗,深化理論與實務融合,推動專業理論的本土化,促進項目實施與人才培育融合互動,進一步完善“高校專業支撐、黨委政府資源聯動、社區治理實踐”的工作體系。
廣東省社會工作發展智庫正式揭牌
由廣東省委社會工作部和南方雜志社共同發起組建的廣東社會工作發展智庫正式在廣州揭牌成立。廣東省委社會工作部部長、省委“兩新”工委書記崔建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劉啟宇等共同為智庫揭牌。崔建軍、劉啟宇為首批6位智庫專家授聘書。
廣東社會工作發展智庫旨在依托南方黨建智庫平臺優勢,推動“實踐智慧”與“理論精粹”深度融合,助力廣東社會工作行穩致遠、進而有為、高質量發展。廣東社會工作發展智庫的組建,開省委社會工作部理論與實踐結合新篇,開創了智庫賦能黨的社會工作的新篇。廣東社會工作發展智庫要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聚焦省委社會工作部的“指揮部”“開發區”工作定位,成為“指揮部”的“大腦”、“開發區”的“芯片”、思想的“解碼器”、理論的“加工廠”、政策的“蓄水池”,成為“有統籌、有機制、有活動、有成果”的社會工作新型專業智庫。
廣西壯族自治區“聚智向新·壯美百行千會”賦能行業協會商會高質量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社會工作部、自治區民政廳、自治區科協在南寧市舉辦首期廣西“聚智向新·壯美百行千會”大講堂。
廣西“聚智向新·壯美百行千會”大講堂是自治區黨委社會工作部聯合自治區民政廳打造的面向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綜合學習交流平臺,也是廣西行業協會商會為推動工作所打造的“壯美百行千會”品牌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講堂積極宣傳貫徹落實中央及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匯聚吸收千行百業智慧,服務新興領域向新向智發展,促進政會交流、會會交流、會企交流,推動廣西行業協會商會高質量發展。
首期大講堂圍繞“‘人工智能+’賦能行業協會商會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重大決策部署,引導和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圍繞中心工作積極貢獻力量。講座上,相關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人工智能將如何深刻改變世界、人工智能時代行業協會商會特殊作用三大專題,深入解析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局限性、帶來的深刻變革等焦點問題,通過案例分析方式,引導啟發行業協會商會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發揮優勢,實現自身轉型發展。
海南省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推進會在海口召開
6月30日上午,海南省委組織部聯合省委社會工作部在海口市召開全省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現場會,總結交流經驗,通報工作開展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明確重點任務,推進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走深走實。
會議指出,自今年4月份部署推進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以來,全省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和成效,但也存在黨組織有形覆蓋存在難度和有效覆蓋質量不高等問題。各市縣、各單位要樹牢“一盤棋”思想,堅決扛起責任,持續聚力用勁,緊盯重點加強黨的組織覆蓋,多措并舉擴大黨的工作覆蓋,建強用好新興領域黨員隊伍,增強新興領域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做好集中攻堅工作“下半篇”文章,共同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會議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質量完成中央部署的工作任務。要明確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的任務要求,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要注意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的方式方法,同步抓好服務管理,構建“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的聯動格局。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攻堅合力,完善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督促指導,在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中扛好海南擔當。
安徽部署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
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利用7月至8月兩個月時間,在全省組織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
大接訪主要聚焦群眾信訪反映的突出問題,組織省市縣三級領導干部,通過開門接訪、帶案下訪,以“如我在訪、如看家信”的情懷,落實“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的要求,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啃掉一批“硬骨頭”,解決一批“老難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通過信訪個案舉一反三找到共性問題,加大同類問題的整治力度,有針對性地集中攻堅,努力以解決“一件事”帶動解決“一類事”。
此次大接訪活動,省級領導干部示范帶頭,深入基層帶案下訪,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推動解決一批久拖未決的信訪難題。市縣兩級領導干部主動到群眾反映強烈、矛盾比較突出的地方去,分層分類、及時就地化解群眾訴求,努力實現“案結事了”“事心雙解”。大接訪活動由省委社會工作部、省信訪局負責安排和督促落實。
數字
2億家
據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統計,截至5月底,我國法人和其他組織數量突破2億家,其中法人機構超過6600萬家、非法人組織860余萬家。
1.85億戶
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實有民營經濟組織1.85億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76%,同比增長2.3%。
1.93億個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相關報告,截至5月底,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主播賬號累計開通近1.93億個。
4.2萬名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推動4.2萬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加入禁毒志愿者隊伍。
1.9萬人次
自2022年9月開講至今,福建省福州市“湯邊攀講”就黨的創新理論、溫泉文化等不同主題累計舉辦宣講活動120場次,受眾1.9萬人次。接地氣和喜聞樂見的“湯邊攀講”有效提升了當地的基層治理水平,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
(本刊綜合整理)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