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打造“四心四強”選育管用全鏈條品牌,全方位鍛造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的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社區工作者隊伍。
高標高質用心“選”,全面建強干部隊伍。優化隊伍結構。聚焦基層治理的實際需要,注重把政治素質優、服務意識好、治理能力強的優秀人才選拔到社區工作者隊伍,選優配強社區工作者117名。加強力量儲備。聚焦社區“兩委”換屆,積極推薦退役軍人、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等優秀人才按程序參與,并建立健全后備人才力量“三張清單”,儲備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14名、“兩委”后備力量35名,骨干黨員后備力量24人。
創新模式精心“育”,全面鍛強實干本領。在聯合培養上下功夫。充分運用屬地高校資源,與井岡山大學共建“青原社會工作學院”和社會工作實踐教學基地,制定“青社課堂”社區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訓計劃,有效構建“社會工作部門+高校+社區+實踐點”聯合培養機制。在導師幫帶上下功夫。深化導師幫帶培養機制,安排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社區優秀黨支部書記同新進社區工作者組成結對幫帶組,通過案例分析、跟班學習、現場教學等方式,推動“新兵”到“精兵”的快速轉變。在一線鍛煉上下功夫。錨定打造“全崗通”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讓社區工作者在矛盾糾紛調處、老舊小區改造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長才干。
寬嚴并濟細心“管”,全面加強干事激情。強化制度保障。制定《青原區城市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辦法》,建立健全人員配備、教育培訓、規范管理、績效考核、激勵退出等機制,落實“三崗十八級”薪酬體系,有效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出臺《青原區城市社區共建幫扶工作方案》,推動60個區直單位和駐區單位全覆蓋同城市社區結對共建幫扶,1200余名黨員干部進社區參與基層治理。突出減負賦能。從嚴落實為基層減負措施,減少社區不應出具證明高頻事項,全面落實掛牌清理。深入推進全省“一表同享”改革試點,減少報表數量,讓社區工作者有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社區治理、服務中去。暢通發展渠道。加大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發展黨員、選拔人才、表彰先進的力度,暢通優秀社區工作者進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渠道。
人崗相適盡心“用”,全面增強服務能力。破解治理難題。聚焦社區治理難題,深化“黨建+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改革實踐,組建小區黨組織50個、業委會74個,80%以上的社區“兩委”成員兼任業委會委員。回應群眾訴求。構建“訴求收集、解決、評價”閉環,用好“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供便利服務。推進“智慧社區”試點建設,建成小區黨群服務站20個,實施“建好小平臺、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點亮小心愿、宣傳小人物”的“五小工作法”,組織社區工作者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