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基層治理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闡釋了新時代為什么要推進、怎樣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南。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國各地在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進行了一些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實踐樣本。黑龍江省大慶市立足地方和油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特征,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整合地企雙方資源優勢,建立了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體系,把雙方要素的互補性轉化為基層治理的互助力,逐步形成了一體化、現代化治理格局。
基層治理必須以黨建引領為根本,把多方主體有效組織起來,形成協同共治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黨的領導。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不斷擴展黨的組織覆蓋和黨的工作覆蓋范圍,實現了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基層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到全領域、全過程、全環節,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積極搭建協作平臺,真正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大慶作為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資源型城市,基層治理的探索過程極具特殊性和復雜性。在經歷了“政企合一”的開發期、“政企分開”的過渡期和“合作共建”的發展期后,當前已進入了充分凝聚地方和油田共識與合力的“融合發展”新時期。大慶市委聯合大慶油田黨委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多層次、多領域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治理路徑。市級層面,地企建立健全組織領導、協調推進、要素共享等“七項合作機制”,組建地企協調機構,通過建立協調和聯席會議機制,常態化搜集整理涉及基層治理、安全穩定等協調事項,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同時在縣(區)和街道社區層面,推行縣(區)黨建聯席會、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制度,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對轄區各類組織、各項工作的領導,推動油田紅色網格與城市綜合網格的“雙網融合”,地企攜手解決基層治理、安全穩定、民生問題,形成了地企同德同心、同向同行抓基層治理的工作格局,構建了黨建引領多方主體協同治理的新模式,為全國資源型城市和國有企業集中地區的基層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基層治理必須以載體創新為路徑,把基層實踐探索引向深入,激發治理新動能
基層治理點多、面廣、線長、事雜,面臨著資源有限性與治理復雜性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破解這一難題,關鍵在于以創新思維重構基層治理體系,通過系統性制度設計將有限治理資源轉化為最大治理效能。
在破解“行政冗余”與“治理超載”難題方面,大慶市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打造“慶數通”系統,匯聚基層減負數據304萬條,形成社保、低保、人口等專項數據集,在各類表格中自動提取復用數據庫已有數據,實現一次填報、反復使用,一級填報、多方共享,有效避免線上線下重復報送。通過梳理“報表”、壓減“舊表”、整合“新表”,平均壓減街道社區填表數量50%、填報項目60%、人均工時70%。在構建高效響應機制方面,大慶市創新打造“一網統管”智慧治理中樞,形成“前端智能感知—中臺精準分撥—后端協同處置”的全鏈條治理閉環,實現群眾訴求的“秒級響應”和“智能派單”,生動詮釋“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在基層治理隊伍建設方面,大慶市探索推進“全崗通”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業務重構與能力再造,培育了一支“一專多能”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大大提升社區服務效率。在矛盾化解機制創新上,大慶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地化實踐,通過搭建“四級平臺”、凝聚“五方力量”、突出“四化標準”、強化“三重保障”,構建了“4543”人民調解大慶模式,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率大幅提升,形成了具有大慶特色的基層善治新范式。
這些創新實踐充分證明,基層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系統思維,通過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深度融合,構建集約高效、智能精準的現代治理體系。
基層治理必須以“三治融合”為“底座”,把內生動力激發出來,構建善治新格局
推進基層治理,既要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又要促進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著力形成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在探索基層治理有效路徑上,大慶市推動實施積分制賦能基層治理模式,建立“黨群積分超市”,形成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氛圍。在用好物業力量服務基層治理上,大慶市實施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質量提升“1+4+4”專項行動,著力構建“物業服務企業日常監督管理+街道協調處理+執法部門高效執法+物業服務企業跟蹤反饋”閉環流程,實現小區一般矛盾不出社區。在吸納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上,大慶市發揮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在路上、移動哨、活探頭”的優勢,制定《新就業群體從業者服務積分兌換辦法》,激發1600余名新就業群體成員擔任兼職網格員、社情信息員、平安巡查員等“八大員”,成為基層治理參與者。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基層治理模式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創新、勇于探索,在實踐創新中尋求“治道”,逐步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基層治理道路,為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積累經驗、打造樣本。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社會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