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赤水市擁有竹林面積132.8萬畝,是全國首批“十大竹鄉”,全市16.5萬農村人口人均竹林面積8畝多,被譽為“中國竹都”。近年來,赤水市依托自身資源稟賦,通過黨建引領破“竹”題、強“竹”業、吃“竹”飯,帶動竹產業鏈條新經濟組織快速發展,形成黨建強引領企業發展強的生動實踐。
堅持黨建引領,組織保障破“竹”題
政策落在“鏈”上。赤水市委堅持高位統籌,將竹產業確立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圍繞“五個三”工作思路,大力實施新時代“中國竹都”建設,聚焦竹林開發利用前端、中端、后端產業,不斷完善竹產業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推動形成“全產業布局、全鏈條發展、全領域推進”的戰略框架,不斷激活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源動力。
組織建在“鏈”上。按照“產業發展到哪里,組織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等方式,積極推動竹產業鏈條上的新經濟組織“兩個覆蓋”質效提升,不斷強化黨對新經濟組織的引領作用,將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截至目前,組建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黨委1個、其他竹產業企業黨支部13個,圍繞采伐、運輸、加工、銷售等各個生產環節建立黨小組55個。以“三有”企業為重點,分別從林業部門、屬地選派13名熟悉黨建工作和林業工作的專業人員,指導聯系47家涉及竹產業的新經濟組織,在竹產業“三有”企業中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
資源聚在“鏈”上。圍繞“竹制品、以竹代塑、新材料”三個重點發展方向,建立“竹產業企業+國內高校(專業機構)”的研發模式,促成與南京林業大學、國際竹藤中心的戰略合作關系,先后承辦全國竹工藝品創作大賽、貴州竹產業發展大會、遵義市竹產業招商推介暨“以竹代塑”產品發布會等重要活動,進一步推進竹產業的深度開發。強化經費保障,積極爭取配套資金用于竹產業科研創新項目,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竹產業研究機構,獲得省級重大科技項目600萬元研發補助,爭取省級支持“以竹代塑”產品推廣應用專項資金100萬元,推動建立市縣兩級獎補機制,每年支持企業研發推廣經費400萬元以上。
堅持融合推動,三產同步強“竹”業
林下種養帶“一產”。利用竹林廣闊和氣候適宜的特點,將發展林下經濟作為轉變林業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抓手,制定《赤水市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林筍、林菌、林藥、林禽等林下經濟產業,推動“赤水黃金筍”“赤水紅托竹蓀”品牌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現場評審,成為赤水農產品“新名片”。2024年,赤水市各類竹筍產量達14萬噸,種植紅托竹蓀1800畝,采收金釵石斛8976噸,帶動“一產”直接收益12億元,全市竹農人均年增收7200元以上。
精深加工興“二產”。堅持讓每一根竹子都物盡其用。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以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單系列竹漿生產線為主,逐步形成竹漿林紙一體化產業鏈。截至目前,培育涉竹工業企業16家,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8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深化“以竹代塑”產業研發,不斷拓展竹產品應用場景,累計培育“以竹代塑”生產企業10余家,開發產品涉及竹粉環保袋、竹工藝品等3大類12個小類100多個產品,初步建成國內“以竹代塑”的重要生產基地。
竹旅融合促“三產”。圍繞“世界級旅游景區”建設,堅持以竹為依托發展旅游,大力發展以竹文化元素為主題的生態旅游和康養產業,將竹林景觀與瀑布風光、丹霞地貌、森林研學等有機結合,打造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項目,豐富旅游業態,建成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創建省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3個,打造森林人家(林家樂)118家。2024年,赤水市接待游客1289.8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2.71億元。積極開發竹編、竹雕、竹油紙傘等非遺產品,不斷挖掘非遺文化價值,通過“非遺+旅游”,實現非遺文化從“花錢保護”到“賺錢致富”的轉變。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創辦赤水市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組建竹編黨支部,直接或間接帶動3000余人就業增收,帶動群眾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堅持利益拉動,多方參與吃“竹”飯
“以竹富民”增收入。成立涉竹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立利益聯結關系,組織群眾通過“林地入股”,進入“林區就業”,建立伐竹、運竹、賣竹、分紅等多種渠道,帶動全市竹農增收,竹產業已成為赤水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寶。赤水市冠萃林業有限責任公司與赤水市大同鎮黨委聯合組建竹產業黨支部,通過“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竹農”的模式,探索竹林集約化經營“一地兩簽”“六次分紅”機制,為276戶1048名竹農兌現分紅,戶均增收1.9萬元。
“以竹強村”助振興。通過“村企融合”,推動村級黨組織書記領辦合作社,構建“竹農―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龍頭紙業公司”統購直銷模式,促成村集體與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直接合作,實現竹原料的采伐端和收購端直接連通,大幅提升村集體收益。2024年,赤水市25個村集體經濟切片廠完成竹原料銷售14.36萬噸,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7370.2萬元。
“以竹壯企”提經濟。堅持以建鏈、強鏈、延鏈、擴鏈、補鏈為方向,精準發力,補齊竹產業發展上下游企業短板,積極引進貴州興常美、貴州竹塑等企業,推動形成竹漿模塑、竹基新材料等產業集群,赤水竹產業集群列入“2024年度貴州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2024年,赤水市竹產業實現產值90億元,泰盛(貴州)竹資源發展有限公司竹漿產量33.79萬噸、原紙產量16.9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7.69億元。
(作者單位:貴州省赤水市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