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服務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全縣村(社區)實施“一村一警保安全、一村一教強素養、一村一醫護健康、一村一郵促便捷、一村一企助發展”的“五個一工程”,探索建立由黨組織統籌引領的機制,從警、教、醫、郵、企五個方面強化公共服務,因地制宜探索N個創新場景的村(社區)“1+5+N”基層治理服務機制,助力全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三個結合”定思路
蒲江縣在全縣村(社區)推進“五個一工程”,由縣委社會工作部牽頭一體謀劃布局,不斷提升為民服務的精度、力度和溫度。
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相結合。依托縣鎮村三級社會工作綜合服務平臺,健全“鎮街呼叫、部門報到”機制,整合政府、市場、社會各方面資源及時按需優化公共服務,同時注重風險隱患排查,推動矛盾糾紛化解關口前移。
公共服務與基層治理相結合。以93個村(社區)為基本單元,黨組織統籌發揮政府、市場、社會、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協同作用,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延伸公共服務。
平安底線與幸福高線相結合。堅持重點突出,將“一村一警”和“一村一企”作為“五個一工程”牽引性抓手,推動行業部門制定各類政策、指引10余項,實現“一村一警”護一方平安、“一村一企”助一方共富。
“面上提升”明舉措
在“五個一工程”具體推進中,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方案+任務清單”的工作安排,力爭三年實現“五個一工程”村村覆蓋。
注重夯實治理底座。優化全縣1848個網格,新設鄉村集中居住區專屬網格105個,實現網格設置全覆蓋、零重合、無縫隙。推出“碼上報”民情民意收集智慧應用場景,暢通建議收集渠道,構建社區主體、居民主人、議事協商、共建共治氛圍,已解決居民需求1367個,實現“主動治理、接訴即辦、未訴先辦”。
注重供需適配。由縣委社會工作部協調行業牽頭部門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點位設置和人員配置。目前,已整合警、醫、教、郵600余人的力量進網入格,建成8個社區警務團隊、22個村(社區)早教室和73個村衛生室,60個村(社區)實現郵政快遞進村服務,建立“公益早教+暑期托管+家庭教育+老年教育”社區教育服務體系。
“點上示范”塑品牌
堅持以點帶面。按照一年試點、兩年攻堅、三年全覆蓋計劃和“看得見、能服務、可引領”思路,強化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同向發力,協同部門和鎮(街道)培育特色點位,引領帶動全域建設和美鄉村典范,做優做強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
注重資源整合。按照“一個平臺促整合”理念,推動村(社區)以社會工作綜合服務平臺為載體,以“五個一工程”為抓手,充分整合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將警務、教育、醫療、快遞等多元服務有機嵌入城鄉社區、小區黨群服務陣地,發動群眾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推進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
突出多方參與。積極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可持續服務機制,鼓勵引入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特色服務,全覆蓋推廣志愿積分制、社區慈善基金等工作方法,多形式提升公共服務可及性、社會服務精準性。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