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哈密市某社區部分居民在口袋公園玩得比較晚,產生的噪音影響附近居民的休息。居民王婷在社區微信群反映后,社區矛盾糾紛調處站工作人員迅速行動,通過張貼宣傳告示、發動志愿者和聯戶長開展勸導工作,解決了口袋公園夜間擾民問題,受到附近居民的贊揚。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從社會工作大局謀劃推進信訪工作,以信訪工作法治化為主線,持續推進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包案化解,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做實“三量清單” 深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
排查調處矛盾糾紛“控增量”。建立常態化排查矛盾糾紛機制,壓緊壓實雙聯戶長(網格員)的包聯責任、網格長的監管責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領導責任,形成全覆蓋、無遺漏的排查網絡。堅持日常排查、專項排查和重點時段集中排查相結合,及時了解、發現、掌握各類矛盾糾紛,真正把網格打造成排查化解矛盾、消除風險隱患的“第一道防線”,確保矛盾風險發現得早、化解得了、穩定得住、處理得好。
有效化解信訪問題“減存量”。統籌基層各類資源,對排查發現的矛盾糾紛,落實接訴即辦和首接首辦責任制,提高一次性化解率,推動信訪問題解決在初始。各村(社區)矛盾調解站對網格上報、本級受理、上級交辦的信訪事項,堅持“先調后訴”,充分發揮“四老”人員、“兩代表一委員”等優勢作用,為基層群眾提供全程調解服務。
源頭預防風險隱患“防變量”。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重大決策出臺的前置程序和剛性要求,強化科學預測和綜合研判。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改革措施出臺、重大政策制定調整、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重大活動舉辦等做到應評盡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矛盾糾紛。堅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加強矛盾風險預警預測預判,落實日常研判、月度綜合研判、突出問題專項研判機制,做到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
做好“三個貫通” 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
建立社會工作與信訪工作貫通機制。將信訪工作納入全市社會工作體系,從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角度進行頂層謀劃和實踐探索,把社會工作“源頭預防”與信訪工作“末端檢驗”有效結合,推動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
建立信訪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機制。健全紀檢監察監督與信訪監督協同工作機制,推動信息共享、線索移交、監督協同、成果共用的深度融合,把解決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作為協同工作的切入點,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實現紀檢監察監督與信訪監督雙向貫通、協同發力,實現監督追責法治化。
建立信訪與執法監督貫通機制。與司法、行政執法等部門建立案情會商、信息共享、互參會議機制,通過日常監督、專項監督、重點監督等方式,形成信訪監督、執法監督的“兩督聯動”,確保靶向發力、精準施策、系統治理。
做優“三個機制” 全面提升系統治理成效
堅持領導接訪下訪機制,實現群眾訴求“面對面”解決。研究制定《領導干部常態化制度化接訪下訪工作方案》,以制度形式規定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帶案下訪各項要求。建立起市級領導帶頭接訪、縣級領導開門接訪、鄉鎮干部隨時下訪、村(社區)干部上門走訪的“四級聯動”工作體系。針對矛盾突出、訴求集中的重點領域,人社、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加強調研、分類評估,強化政策研究、加強政策供給、嚴格政策落實,推動政策問題化解。
健全矛盾糾紛多方調解機制,實現群眾訴求“點對點”解決。推動法院、公安、司法、人社、信訪等部門入駐綜治中心,多方聯動化解難題,實現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研究制定人民調解參與信訪工作機制,人民調解組織入駐市、縣、鄉三級綜治中心,加強信訪與調解、訴訟、復議、仲裁等有效銜接,更好地把信訪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建立人民建議征集機制,實現群眾訴求“鍵對鍵”辦理。哈密市委社會工作部開通微信公眾號,上線“智匯哈密”人民建議征集平臺,定期發布征集主題,發起熱門話題討論??椕芫€下征集網絡,將人民建議征集點延伸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樓宇、商超、驛站等,方便群眾在家門口提建議。定期開展議事協商,針對停車難、物業管理、口袋公園等問題開展議事,努力將人民群眾的“金點子”轉化為社會治理的“金鑰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