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委社會工作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扣攀枝花市是全國唯一地市級共同富裕試驗區大局,打造“兩圈連新·雙向奔富”黨建品牌,聚焦釩、鈦等產業發展“建堡壘、聚合力、優服務”,推動形成“黨建引領、龍頭帶動、集群發展”的釩鈦產業創富格局,以產業鏈黨建匯聚發展新動能,助推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
組織建“鏈”,激活鏈式發展
創新組織設置。攀枝花市釩、鈦儲量分別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第三,釩鈦產業鏈條長、關聯度高。圍繞釩鈦產業鏈上下游、左右端,探索設置鈦產業鏈綜合黨委、釩產業鏈黨組織,構建以攀鋼集團、龍佰集團、安寧股份等龍頭企業為鏈主企業,100余家民營企業共同參與的釩鈦產業生態圈,形成“1個綜合黨委+N個鏈上黨支部”的組織架構,統籌建立鏈上黨組織,構建產業鏈綜合黨委引領、鏈主企業帶動、鏈上企業協同的黨建聯動組織體系。截至目前,全市探索設置新能源、康養、農業產業等4個產業鏈黨組織。
配強領導班子。發揮行業管理部門主導作用、頭部企業示范作用,健全產業鏈黨委領導班子,由行業管理部門負責人擔任黨委書記,相關職能部門、頭部企業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副書記,行業協會商會、成員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委員,同步成立鏈上企業黨組織30余個,推動黨組織班子成員和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明確黨組織參與重大事項決策,把黨的工作融入產業運行和發展全過程。
強化先鋒賦能。鏈上企業建立黨員產業項目招引先鋒隊、攻堅隊,開展產業鏈“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創建,培育黨員“創新先鋒”“技術團隊”,推動釩鈦磁鐵礦高效分離、氯化法鈦白粉國產化等關鍵領域持續突破。探索開展產業鏈“黨組織+實踐育人”新模式,組織黨員開展技能大比武、崗位大練兵等,截至目前,開展技能培訓2400余人次、崗位大練兵12場,以黨員先鋒模范帶動、激發員工業務攻堅形成“雁陣效應”。
資源融“鏈”,壯大產業集群
突出問題會商,打通發展梗阻。行業黨委牽頭繪制釩鈦產業鏈圖譜,完善“一份圖譜、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支持政策、一個科技攻關計劃、一個行業協會、一個項目庫”的“六個一”服務保障機制,開展服務指導100余次。政策賦能下,全市釩鈦規上企業達78家,省級涉釩涉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戶、創新型中小企業34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產業鏈培育、項目落地、企業發展、招商引資等難點堵點問題100余個。
突出創新協同,點燃發展引擎。探索“黨委+協會”模式,組建國家釩鈦產業聯盟,90余家釩鈦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入聯盟,堅持開展鈦產業發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等,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生態,解決了我國氯化法鈦白粉原料嚴重依賴進口的“卡脖子”難題,全市氯化法鈦白粉產能達到7.5萬噸、海綿鈦產能達到6萬噸。聚焦釩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建成1個全系列冶金用釩制品生產體系和3個鈦產品生產體系,推動工業產值增長15%,相關經驗獲全國推廣。
突出集群共抓,打造產業高地。實施“黨建+產業”雙孵化行動,建立“產業發展·聚智”等助企利企平臺,各黨組織依次承辦行業主題沙龍、“產業微論壇”等活動36場,增強共學共商共促聚合效應,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利益共享,帶動中小企業聯合構建創新要素集聚、分工配套合理、競爭能力領先的釩鈦產業集群。2024年,全市釩鈦產業實現產值589.7億元,釩鈦新材料產業集群納入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上榜2024中國民營經濟產業集群百強。
服務強“鏈”,護航全鏈升級
精準惠企扶持。各行業(綜合)黨委聯合所在部門,開展聯企“送政策送服務解難題”活動,深化“政企聯動”“企企聯動”“銀企聯動”,暢通審批、稅務、金融、法律等服務渠道,市律師行業黨委開展“法治體檢”達100余次,優化產業集群發展營商環境。聯合金融機構探索“共富貸”“共富擔”,讓企業政策直享、服務直通,落實貸款6000余萬元,緩解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力釩鈦產業集群建設。
貼心聯企問需。產業鏈黨組織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系統謀劃,深入推進理論聯學、活動聯辦、隊伍聯建,創新“一企一策”“一項目一團隊”點對點服務舉措,開通企業訴求“直通車”,定期收集產業發展、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先后幫助企業解決問題870余項,近三年釩鈦產業市場主體逐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良好態勢。
靶向送企服務。建立“鏈主+集團”“協會+企業”等聯建模式,攀枝花市釩鈦產業協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建立“收集問題―交辦解決―檢驗成效”服務閉環,促進企業與地方、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員工協同創富。全市釩鈦及關聯產業吸納就業13.56萬人,帶動員工人均年收入增長超10%,60%員工工資超過行業工資中位數。
(本文由四川省攀枝花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