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水道鎮堅持問題導向和改革思維,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基礎,助推服務群眾精準化和社會治理精細化,讓工作“沉”下去,讓聲音“傳”上來,將基層治理“觸角”延伸到全鎮各個角落。
打通基層治理“微循環”
近日,一場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網格化管理工作的會議在水道鎮多功能廳舉行,55名村黨支部書記、80余名機關干部、100余名網格員集中給思想“補鈣”、為能力“充電”。
水道鎮將網格體系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制定《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各村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形成“一竿子插到底”的“黨建+網格”工作體系。
村“兩委”成員和黨小組組長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以“包案、包人、包責任、包滿意”的“四包”模式為抓手,合理設置村4個網格區域,每個網格區域由一名村“兩委”成員負責監督管理,2個黨小組組長帶領10個黨員和村民代表,每人聯戶10戶村民,通過入戶、網格微信群、村級大喇叭等線上線下多樣化的宣傳方式深度融合,讓網格化管理深入人心。
“現在村里網格越來越規范、細致,‘有事找網格員’也逐漸成為村民的習慣。”南臺村黨支部書記王克永說。
2024年4月20日,水道鎮召開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會上劃分4個企業專屬網格,選派20名鎮科級干部作為“助企網格員”對轄區21家重點企業聯系包保,服務企業發展。
吉順光電公司姜經理表示:“自鎮上開展企業‘專屬’網格服務以來,包聯我們企業的孫健鎮長就經常主動幫助我們對接職能部門,做好項目手續辦理,為我們節省了大量時間,能夠集中精力加快建設趕工期。”
“有沒有需要的春耕農資,我來統一購買”“各位村民,現在已進入護林防火戒嚴期,上山不要攜帶火種”“春天了,大家上山注意蜱蟲叮咬”……大到國家政策,小到柴米油鹽,一條條信息現在正通過水道鎮一個個“微網格”微信群里傳遞,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也逐步依托“微網格”一格落到底。
助力基層治理“加速跑”
“鎮黨政辦的小盧經常來我家,進行政策宣傳,講醫保繳費注意事項,手把手幫我在手機上進行醫保繳費。”生木墅村村民張大爺說。
近年來,水道鎮積極開展“我與群眾交朋友”活動,機關干部全員下沉一線網格,做好政策理論宣傳。
“村口垃圾桶清運不及時,時間久了味道實在難聞。”羅家屯村“網格閑話”會上,村民反映。園區片區主任初鵬浩會同羅家屯村包村干部李芳芳、許麗麗3人第一時間深入現場進行處理,看著干部們卷起褲腿下地丈量、挽起袖子搬運垃圾箱,村民們感慨:“過去跑斷腿的事,如今干部上門辦,這才是真辦事。”
2024年8月初,水道鎮以管區化改革為契機,制定《機關干部下沉一線辦實事實施方案》,推動機關干部“工作在一線開展、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能力在一線提升”,走進村民家中“話家常”。
“只有走下去、深入一線,才能掌握最真實的社情民意。”水道鎮黨委書記秦虎成表示。
推動基層治理聚合力
“真是太感謝咱們司法所了,下這么大雪,這么冷的天,小燕同志上門來為我們調解,讓堵在我們兩家人心里的疙瘩終于化解了,以后兩家人心里也敞亮了。”
“要不是咱們鎮上應急辦的小趙,我都不知道我們小店存在這么多問題,多虧他及時給我們指出來。”
一個個網格“精微服務”,凝聚成全鎮基層治理“一盤棋”思想,延伸出全鎮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
“群眾跑”轉為“上門辦”,村民臉上笑開顏。“過去處理問題靠腿跑,現在到業務辦理時間,鎮上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大疃村黨支部書記林洪海感慨道,“智慧小鎮讓鄉村治理更加透明、高效,也讓村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更強了。”
自2024年來,水道鎮全力打造“黨建+智慧小鎮”平臺,通過構建“物在看、數在算、人在轉”的“互聯網+大數據+鐵腳板”基層治理現代化新模式,推動全鎮網格化管理走上“智治”之路。
(作者單位分別為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水道鎮人民政府、煙臺市牟平區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