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沙坪壩區中梁鎮堅持黨建引領數字賦能,秉承“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工作理念,依托“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構建微體系,做優微場景,拓展微服務,實現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服務下延,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構建微體系,筑牢治理底盤
黨委統攬強統籌。發揮鎮黨委作用,鏈接各類資源,整合村(社區)黨組織、志愿服務隊等多方力量協同發力,讓基層治理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
網格覆蓋無盲區。聚焦7個村(社區)院落分布,按照“地緣相近、戶數適宜”原則劃定基礎網格23個、網格黨支部17個、微網格118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46名,納入9個“雙報到”單位、44名下沉干部、405名紅巖志愿者充實網格力量,形成“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沉到院落里”。
做優微場景,延伸治理觸角
紅巖代辦零距離。組建7支由黨員、熱心群眾和下沉力量組成的紅巖代辦服務隊,直接進網入戶為有需要的群眾代購生活物資、代辦政務事項、解決矛盾糾紛等。通過紅巖代辦服務隊馬上辦、上門辦、幫著辦、跟蹤辦,幫助永寧寺村獨居老人代買種子、化肥并送貨上門,保障春耕順暢。此外,服務隊幫助石院村唐嬢嬢不出村、不出門,在田間地頭、家里屋頭辦好民宿營業執照。
院落服務微陣地。盤活農村閑置院壩資源,在中心院落升級打造6個“紅巖先鋒服務點”。打造“10+20”服務功能,即10項基礎服務功能,如村民議事、矛盾調解、政策宣講等;20項便民服務功能,如免費理發、藥品代購、快遞代收等。同時,配套建設“微書架”“微藥箱”“微工具站”,日均服務群眾50余人次。
數字治理云平臺。依托全市“141”基層智治平臺,發揮網格“N”力量作用,構建“網格上報―平臺分撥―協同處置―結果反饋”閉環流程,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參與村級事務。
拓展微服務,全周期閉環管理
訴求收集。構建“線上+線下”民意收集體系,線上依托“141”基層智治平臺、“民呼我為”數字化平臺等,暢通24小時“云端”接訴通道,實現民情收集24小時“不打烊”。線下建立“干部進圈入群、院壩懇談議事、網格員周巡月訪”機制,實時收集群眾訴求。
訴求分析。按照需求涉及群眾數量、訴求出現頻次、訴求辦理的難易程度及急緩程度,以守底線、保安全為根本原則進行優先序排位,梳理群眾意見辦理清單,建立分級分類處置標準。
閉環管理。建立一個智治平臺賦能、一把手每周專題調度、一個工作專班高效推進、一張任務表閉環落實的“四個一”機制,鎮“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工作專班通過“141”基層智治平臺精準派單至責任崗位,堅持“紅黃綠”三色督辦、定期對屏調度。
(作者單位分別為重慶市沙坪壩區中梁鎮人民政府、沙坪壩區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