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城口縣沿河鄉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群眾說事干部答題”機制,在紅巖村率先打造“黨建院落”,通過“院落長”“院落黨員服務團”等方式暢通鄉村治理和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以點帶面激活基層“微治理”,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盤活閑置資產
打造黨建新空間
為了建好家門口的“紅色陣地”,當好居民主心骨,讓基層黨的工作更接地氣,沿河鄉整合資源,將位于紅巖村桂花路院落中的閑置大樓進行改造,制作彩繪墻,打造紅巖院落、場后頭院落、桂花院落、自強院落四個院落議事廳及院落會議室。
沿河鄉堅持“渝里鄉商·圍桌議事”工作法,將議事功能從村延伸到院落。作為全面加強黨建工作的突破口,紅巖村重點開展院落黨支部建設,在院落里打造集政策宣傳、民主議事、服務群眾于一體的黨建工作平臺,方便黨群互動交流,進一步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院落推選“院落長”,由黨員和村干部聯系,帶領群眾共同制定院落用水、用地、公共財物等管理辦法。紅巖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持續擴大院落黨支部覆蓋面,在條件成熟的院落選出一批熟悉院落情況、熱心公益事業、群眾基礎較好的老黨員組成“院落黨員服務團”,引導居民就環境衛生、矛盾調解等工作進行自我管理、互相監督、互幫互助。
“‘黨建院落’拉近了黨組織與群眾的距離,增進了鄰里感情,改善了農村家庭的生活環境。”退休黨員干部楊成豐說。
整合服務資源
畫出和諧共治“同心圓”
在沿河鄉黨委的帶領下,紅巖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軸心”功能,號召各方黨建力量形成強大合力。按照黨建引領“141”基層智治體系,院落作為最小網格,吸收黨員骨干、鄉村能人、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學生等組成的N力量,切實為群眾解難分憂。
沿河鄉在毗鄰小院建立院落黨群議事廳,定期補充時政讀物,擴充黨員群眾獲取資訊、補充“能量”的途徑;制定《院落公約》《院落議事規則》,強化“小院是我家、共治靠大家”的意識,激勵黨員群眾主動參與院落打造和后期維護。
扮靚小庭院
改善人居大環境
沿河鄉黨委以和美鄉村建設為契機,持續開展“八亂行為整治”“垃圾分類”等專項活動,對“戶貌六改”戶開展跟蹤督促,開展示范院落創建活動,農村人居環境從“被動改”向主動維護、主動整治、長期保持快速轉變。紅巖村從離場鎮最近的紅巖院落、場后頭院落、桂花院落、自強院落著手,按照“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家風美”“四美”為根本,通過拆除亂搭亂建、優選垃圾站點、完善污水管網、修建花臺、改造菜園、改造廁所、新建共享車位等舉措,促進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陳一紅 林孟雨)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