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云陽縣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引領作用,以跨江鄉鎮中小學通行需求為切入點,組建“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隊,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學生及家長的出行。“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項目榮獲“重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重慶市崗位學雷鋒示范點”。
黨建引領聚合力
構建多層支撐服務體系
每個周五下午,龍洞鎮的小古沱碼頭上便聚集起人群,佩戴志愿服務標識的青年志愿者們檢查船只設備、清點救生衣數量,在岸邊等待學生們放學乘船。護送隊的志愿者們則守候在學校門口,把放學后的學生們安全送到碼頭,護送他們有序上船。“我們一見到穿紅背心的叔叔阿姨就很有安全感。他們像父母一樣照顧著我們,幫我們穿好救生衣,上下船時還叮囑我們要注意安全。”一位乘船的學生滿懷感激地說道。
縣級全局謀劃,指導推動。云陽縣志愿服務總隊牽頭指導隊伍建設,引導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積極加入“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隊。2004年,“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龍洞鎮分隊組建,經過20余年的發展,隊伍已從當初的3人擴展到如今的6300余人、15支小分隊,同時聯合社會工作機構定期開展志愿者培訓,持續迭代優化服務內容、服務制度、服務體系等,并積極推選十佳志愿者、年度優秀志愿者。
鎮級承上啟下,整合協調。鄉鎮積極動員宣傳,吸納公安、司法、教育等領域的黨員志愿者,村(社區)工作者及群眾志愿者等志愿服務力量,科學制定“江上校車”志愿服務實施方案,并根據每次服務的具體需求,合理安排志愿者力量,保障活動的順利實施。
負責人具體執行,保障安全。“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由黨員志愿者擔任,常態化開展心理疏導、志愿者崗前培訓、安全知識等講座,協助應急處置工作,落實項目保障措施和相關宣傳活動等,讓志愿服務有組織、有紀律、有規程。
全力協作強護航
筑牢生命安全防護屏障
“同學們,夏天到了。假如我們發現有人溺水了怎么辦?如果溺水的人昏迷不醒,除了報警,我們第一時間還能做些什么?……”在防溺水宣傳教育活動的現場,學生們正津津有味聆聽志愿者們講解安全教育知識。志愿者一邊講授,一邊借助示范道具演示模擬施救。這是志愿者在全縣104所學校開展的應急安全志愿服務活動,為即將到來的暑期學生安全教育未雨綢繆。
宣傳宣教到位。社會工作者結合“心理疏導日”開展中小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志愿者深入校園開展水上交通安全、防溺水常識宣傳等活動7200余場次、防溺水搶救演練3000余場次,村(社區)工作者以網格為單位,深入摸排整治河堰、池塘等安全隱患,系統性織密了轄區內中小學生水上安全“防護網”。
出行服務到位。志愿服務隊結合校歷時間安排,在上學、放學時段,特別是中高考、寒暑假、“五一”國際勞動節和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志愿者們準時在岸邊、碼頭、船頭為乘客服務。20余年來,志愿者們風雨無阻,累計護航9.2萬名學生安全出行從未“斷鏈”。
安全護送到位。嚴格落實“三到位”(上船前通知到位、人員清點到位、安全檢查到位)。行船中,志愿者責任到人到崗;靠岸后,志愿者護送學生到達目的地,盡心盡力做到每個環節不漏一人。同時,及時向負責人報告護送情況,完成閉環管理。“江上校車”志愿服務江段連續20余年始終保持水上交通事故“零發生”。
緊盯需求優服務
做亮“江上校車”服務品牌
“嬢嬢,我們來接小朋友去村辦公室上輔導課。”“哎呀,太感謝你們了!”村里志愿者在護送留守兒童上課的路上與大娘交談著。
“各位小朋友,今天的輔導課開始啦!大家先認真做作業,有不會的地方可以問老師。做完作業我們一起玩游戲。”“要的,要的。”小朋友們開心地回應著。這是“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隊隊員拓展的服務項目,已迅速成為當地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一項特色服務活動。
建立服務清單。云陽縣聚焦群眾需求,統籌調度志愿服務隊伍,按照“年有計劃、月有主題、周有活動”的工作要求,通過走訪征詢等方式有效對接供需,依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模式,建立群眾“點單”、鄉鎮“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工作閉環,切實提高了服務項目精細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
豐富服務內容。20余年來,“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志愿服務力量持續充實。“江上校車”志愿服務隊主動適應時代發展,持續拓展巡江巡河、防溺水宣教、關愛幫扶老人等志愿服務內容,積極守護轄區江段群眾的生命安全,不斷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延展服務品牌。聚焦“一老一小”,圍繞少年兒童和本地群眾的過江安全需求,云陽縣量身定制服務活動,創建“大手牽小手”、“‘志愿紅’筑牢‘安全墻’”等志愿服務活動品牌,以志愿服務力量為青少年和轄區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引導形成互幫互助、友善和睦的新風尚。
(作者單位:重慶市云陽縣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