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有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以牽線搭橋為紐帶,以文明新風為引領,開展“紅娘”志愿服務,通過解決群眾的“關鍵小事”,推動基層治理從單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轉變,探索走出了一條以情感聯結促社會和諧、以民生服務助治理升級的特色路徑。
從“訪民意”到“傳黨音”
政策宣傳添活力
線上傳播高效率。通渭縣針對年輕群體的“觸網”特點,積極探索“互聯網+”新模式,依托“通渭融媒”、“通渭社會工作”等新媒體平臺,開設“壯美通渭·志愿同行”專欄,以短視頻、漫畫、倡議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先后采編宣傳稿件200余條,編發短視頻、海報60余條,讓新時代婚育理念宣傳更接地氣、更入人心。開設“紅娘”志愿服務直播間,邀請司法、民政等部門工作人員,通過連線實時解答有關婚姻登記、財產分割等熱點問題。
特色宣傳零距離。通渭縣“紅娘”志愿服務隊打破傳統政策宣傳的單向輸出形式,將婚姻家庭政策、反詐宣傳知識、生育支持措施等內容融入婚戀服務場景,打造“政策宣傳+情感服務”的融合模式,在相親活動中設置“政策加油站”,發放《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宣傳手冊,積極開展各類主題宣講活動累計300余場次,受益人數達2.1萬余人。召開基層群眾議事協商會議,用方言土語講解高價彩禮現象帶來的危害,同時發放宣傳手冊1600余份。
榜樣力量帶風尚。通過“村民議事會”、“道德講堂”等載體,邀請“零彩禮”、“低彩禮”家庭成員現身說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推動群眾觀念從“比面子”向“比幸福”轉變。發動社區(村)中的金婚老人成立“幸福話家常”志愿服務隊,在茶余飯后用家常話倡導家庭美德。
從“牽紅線”到“連民心”
服務創新增動力
紅娘服務建隊伍。通渭縣建立“紅娘人才庫”,吸納各級婦聯主席、新鄉賢、退休人員等熱心中青年婦女500余人擔任“新風紅娘”。成立“紅娘”志愿服務隊85支,為農村適齡青年“牽紅線”,今年春節期間共促成婚戀關系127對,結婚登記42對。
特色服務暖人心。推出“集體婚禮”、“集體頒證”、“頒證儀式進鄉村”等特色志愿服務,累計60余對新人參與“集體婚禮”和“集體頒證”,“紅娘”志愿服務隊為新婚夫婦頒發“定制結婚證”、贈送家風家訓書籍,讓簡約儀式同樣充滿儀式感,倡揚了婚俗新風尚。
多樣服務促交流。今年春節期間,全縣各鄉鎮“紅娘”志愿服務隊借助“村晚”、“村BA”、秦腔表演、社火展演、燈會等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單身青年交友聯誼活動百余場次,覆蓋全縣18個鄉鎮,參與青年達2000余人次,打破了傳統相親的尷尬氛圍,營造了輕松愉快的交友環境。同時,在“村BA”活動期間通過廣播播報、LED大屏展示、發放宣傳單等渠道與方式發布活動信息、分享婚戀故事、組織話題討論,在比賽現場設置婚育政策咨詢臺、相親角等,進一步拓寬青年的交友、交流渠道。
從“搭鵲橋”到“筑根魂”
文化融入挖潛力
文藝創作促傳播。以“文藝+”創新“紅娘”志愿服務路徑,將文明婚育理念與通渭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渭小曲相融合,先后創作編排移風易俗主題系列通渭小曲戲10部,在鄉村大舞臺表演傳唱。同時,深挖“書畫之鄉”的文化底蘊,將文明婚育理念融入文藝創作,組織書畫愛好者創作“抵制高價彩禮”主題的農民畫、書法作品,參與志愿服務展演。
傳統節日煥生機。通渭縣“紅娘”志愿服務隊通過創新傳統節日活動形式,將文明婚育、低彩禮等理念融入群眾生活,讓傳統節日成為弘揚時代新風的重要載體,舉辦“七夕聯誼會”、“重陽孝親禮”等志愿服務活動,弘揚風雨同舟、相濡以沫的婚姻觀和尊老敬老的家庭觀。
文化活動潤民心。依托文化廣場、農家書屋、鄉村記憶館等文化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文化廣場寓教于樂、傳遞新風,農家書屋浸潤書香、涵養文明,鄉村記憶館傳承文化、凝聚共識。青年在這些場所參與交友聯誼、移風易俗教育等活動時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長效機制聚合力
完善機制強保障。通渭縣建立縣、鄉、村(社區)志愿服務組織框架,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建設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印發了《關于健全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關于常態化開展新時代志愿服務活動的倡議書》、《“壯美通渭·志愿同行”十大志愿服務行動實施方案》,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動落實“支部發動、組織帶動、群眾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機制,積極構建縣、鄉、村(社區)三級聯動工作網絡,確保“紅娘”志愿服務等一系列志愿服務的規范化、制度化和長效化。
示范調解促和諧。針對因高價彩禮引發的家庭矛盾,設立“示范調解室”,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矛盾糾紛調解志愿服務。調解室聘請專業律師、心理咨詢師擔任調解員,吸納熱心阿姨組成“銀發紅娘”志愿服務隊,發揮地緣人緣優勢,通過“情理法”相結合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家庭和諧。
積分管理重激勵。為激發群眾參與“紅娘”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探索推行“積分制”管理,將參與“紅娘”服務、幫助解決婚姻問題、組織活動等內容納入積分范圍,憑相關志愿服務行為可兌換生活用品,積分高的個人及家庭還可優先評選“最美志愿者”、“文明家庭”,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讓志愿服務成為基層治理的“助推器”。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