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古稱頓丘,因隋朝時縣內出了大孝子張清豐,在唐朝大歷年間被更名為清豐縣,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孝子之名命名的縣。當地孝文化底蘊深厚,孝老愛親氛圍濃厚,先后被命名為“中國孝道文化之鄉”、“全國弘孝示范城市”。在縣域治理中,清豐縣堅持黨建引領,弘揚孝道文化,不斷激發基層治理創新活力。
建強“孝道引擎”
清豐縣把“孝道清豐”建設列入全縣發展戰略目標,包括高起點設計打造孝道文化品牌、實施孝道文化工程、創作孝道文化精品、強化孝道文化宣傳、建設孝道文化園區、樹典型示范引領帶動、抓創新文旅文創融合等7項內容。當地相關部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途徑。各村選優配強村“兩委”干部,黨員干部帶頭學習孝道文化,踐行孝道之美。當地注重從孝老敬親的模范人物中選取并發展培養入黨積極分子,鼓勵其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傳播孝道文化。同時,提升黨建宣傳員、基層網格員的孝道文化素養,定期開展學習教育,組織黨建宣傳員、基層網格員開展集中研討、實地參觀等活動,提升他們的孝道文化知識儲備。
開設“孝道課堂”
相關部門修建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清豐亭,亭內設有“隋張清豐孝子祠”,生動展示孝子形象;新建集孝道文化宣傳、城鄉居民健身、文旅研學基地為一體的孝道文化主題森林公園“中華孝道文化園”;興建“清豐好人館”,館內設立清豐古代名人、現代好人、當代好人和文明家庭等四部分,展示忠孝家風,成為河南省首批家風家教示范基地。各鄉鎮(街道)圍繞屬地資源建造的“萬里歸親”紀念園、明代孝子李峩紀念碑亭、崇孝堂等一批孝道文化微陣地,為孝道文化在城鄉的傳承和弘揚奠定了基礎。各村光榮榜上展示“孝老子女”的照片或事跡,打造“孝道明星”,如河南省道德楷模、省人大代表、帶母出嫁的孝女李冰,“中國好人”、河南省十佳孝賢家庭“把110歲老母親當作珍寶”的高林普等。相關部門成立孝道文化研究會,撰寫出版《二十四孝古今談》、《忠孝傳承在清豐》等作品;編排大型柳子戲《孝子張清豐》等。
開展“孝道活動”
清豐縣將農歷三月二十八設立為“孝子張清豐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縣里都會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表彰年度孝老愛親模范,已連續開展六屆,共評選出“孝老子女”728名,遍布全縣503個村莊。孝老愛親模范評選采取自下而上、層層推選的辦法,重民意、嚴把關,使典型評選的過程成為育人的過程,成為弘揚正氣的過程,成為凝聚正能量的過程,起到“評選一個人、影響一大片、教育全社會”的實效。這一舉措推動孝道文化根植民心,一大批標桿型孝道楷模脫穎而出。相關部門邀請孝老愛親模范組建孝道文化宣講團,開展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等宣講活動,講述孝老愛親先進事跡,弘揚孝道文化,匯聚社會正能量。
實施“孝道治理”
縣聯調委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縣孝道協會合作創辦“孝道工作室”,從近年來涌現出的“中國好人”、“河南好人”、“濮陽好人”、“清豐好人”和孝道專家中選出一批基層經驗豐富、溝通調解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到全縣503個村莊和300多個機關、學校、社區、企業宣講孝道文化,在人民調解中發揮其獨特作用。
工作人員把孝道文化與調解故事融合在一起,用小唱段、快板書、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宣講活動與基層社會治理有機融合,講好“調解案例”。工作實踐中,結合孝道文化探索出“六步五常調解法”(“六步”即起身迎接、請坐倒茶、傾聽記錄、交流引導、解決問題、出門相送;“五常”即“溫良恭儉讓”)。近年來,清豐縣成功調解案件數量逐年上升,上訪量大幅下降。截至目前,全縣95%的村無上訪現象。相關部門啟動“孝道正心·教育矯正”志愿服務,將傳統孝道文化與現代社區矯正工作深度融合,組織孝道楷模采取“集中宣講、現場講授、結對幫扶”等措施,對全縣社區矯正人員進行教育,用孝道溝通心靈,點亮心燈,喚醒善念。志愿者與社區矯正對象結成幫教對子,將他們請到自己家中,開展“一對一·手拉手”幫教。1256名社區矯正對象無一人有二次犯罪記錄,探索出了一條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有效途徑。
創新“孝道實踐”
清豐縣將孝道文化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實現養老模式多元化。韓村鎮開辦孝善大食堂,村內黨齡超過50年的老黨員和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免費用餐,60~79歲的老年人享受優惠價格用餐,食堂旁邊還設有棋牌室、健身室等,切實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幸福時光。固城鎮“幸福大食堂”采用“村集體補一點、社會捐一點”、“積分兌換”獎勵機制用餐模式(80歲以上老人免費就餐,60歲以上憑積分卡用餐),既保障了“幸福大食堂”的運營,又有效降低運營成本,還激發村民主動參與村級事務治理的熱情。城關鎮打造“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的服務時長可兌換未來養老服務。六塔鎮建立“孝善食堂”,60歲以上老人每餐僅需3元,運營資金由企業認捐、村民眾籌、政府補貼共同構成。紙房鄉、仙莊鎮等鄉鎮敬老院成功轉型,72個養老助餐點達到運營條件,完成特困家庭適老化改造1048戶,養老服務實現在家即享。
相關部門開發“智慧孝老”云平臺,整合醫療、家政、助餐等28項服務,通過智能手環實現獨居老人健康監測預警。2024年,該平臺成功預警突發疾病127例,救助成功率100%,孝善養老服務覆蓋92%的建制村,這些數字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治理深度融合的生動注腳。
(本文由河南省濮陽市委社會工作部、清豐縣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