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培育文明鄉風的征程中,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南辛窯村通過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將村規民約作為鄉村治理的關鍵抓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治理之路。
南辛窯村坐落于大同市左云縣馬道頭鄉東南部,距鄉政府2.5公里,目前常住人口151戶372人,其中黨員17名。近年來,南辛窯村先后榮獲省級衛生先進集體、大同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左云縣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左云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約”出民意,共筑治理規章
在村規民約修訂過程中,南辛窯村充分尊重民意、廣納民智,讓村民成為村規民約修訂的主角。村“兩委”通過村民會議、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座談會等多種渠道和形式,深入開展民意征集工作。組織召開專題討論會4次,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切實提高了村規民約的民主性,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村里通過參與討論,使村民對移風易俗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大家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從生活細節入手,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化身移風易俗的傳播者與踐行者,有力營造文明和諧的新風尚。
南辛窯村修訂完善后的村規民約內容詳盡、覆蓋面廣,對村內大小事務進行了明確細化,既接地氣又具有可操作性,成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
“約”出文明,重塑淳樸鄉風
南辛窯村秉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理念,尤其注重以德治為突破口,在移風易俗工作過程中破除陳規陋習。
在村規民約中,明確反對封建迷信及其他不文明行為,大力弘揚鄰里和諧、孝親敬老、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喜事新辦、喪事從簡等優良家風與民風。在婚喪習俗改革方面,村“兩委”真抓實干,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嚴格執行操辦婚喪事宜的相關規定,堅決抵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高價彩禮等不良風氣,帶頭踐行文明、節儉、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教育引導親朋好友和身邊群眾,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共同營造“轉觀念、破舊俗、樹新風”的濃厚氛圍。
“約”出幸福,提升群眾獲得感
南辛窯村始終秉持“以民為本”的理念,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村莊美、鄉風好的美好期待。村里通過精心策劃并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其中,使其成為活動的主線和靈魂。每逢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以及重要時間節點,村里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活動;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矛盾調解室等陣地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村規民約故事講述”、“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講”、“移風易俗活動潤人心”、“家風家教講座”等,分享身邊移風易俗的新故事、好故事和家風家教故事;積極開展全民閱讀、親子閱讀等讀書活動,讓書香浸潤人心;深入挖掘群眾踐行村規民約的先進事跡,選樹典型人物,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3戶、“好婆婆、好媳婦”1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1人,充分發揮身邊人的帶動引領作用,促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行動自覺,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文明新風尚。
一紙“約定”涵養著文明鄉風,成為鄉村治理的堅實基石。村規民約深入實施的影響力,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南辛窯村,村規民約已成為鄉村治理的生動教材。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率先垂范,全體村民自覺遵守,使文明新風逐漸深入人心。
展望未來,南辛窯村將持續用好村規民約這一有力“法寶”,不斷鞏固和擴大村規民約的實施效果,積極探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切實提升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能力,讓文明新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奮力開創鄉風文明新局面,全力建設和美南辛窯村。
(本文由山西省大同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