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查汗采開鄉阿爾莫墩村的黨群服務中心被裝點得格外喜慶,平日里村民們開會、學習的普通場地,搖身一變,成了洋溢著甜蜜與歡樂的“移風易俗喜宴廳”。
煥新喜宴陣地,共享健康廚房。踏入喜宴廳,簡約而不失莊重的布置令人眼前一亮。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五彩繽紛的彩旗隨風輕輕飄動,LED屏幕上滾動播放著一對新人從童年到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的成長照片,每一張都記錄著他們的美好回憶。四周整齊排列的桌子鋪著紅色桌布,營造出莊重又喜慶的氛圍。移步共享廚房,各類現代化烹飪工具一應俱全,冰箱、消毒柜等設備為食材的儲存和安全提供了保障。幾位村民在廚房中忙碌地準備著手抓飯等菜品,新鮮的食材在他們的巧手下變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這一舉措不僅減少了對外部餐飲服務的依賴,而且確保了食材的新鮮與安全,既保留了傳統婚宴的儀式感,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鋪張浪費。
干部暖心服務,營造溫馨氛圍。隨著悠揚的樂聲響起,新郎新娘手挽手緩緩步入會場,賓客們用熱烈的掌聲送上祝福。村干部們化身暖心服務員,穿梭于賓客之間,周到地安排座位、遞上餐具。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美味佳肴,一邊暢聊家長里短。有人回憶自己年輕時的婚禮,感嘆生活的便利;有人為新人送上美好祝福,希望他們互敬互愛、白頭偕老。孩子們在空曠處追逐嬉戲,銀鈴般的笑聲回蕩在整個婚宴廳,鄰里間的情誼在這歡聲笑語中不斷升溫。
凝聚群眾信任,新風成效顯著。當婚禮圓滿落幕,新人由衷地感慨道:“我們籌備婚禮時,去農家樂咨詢了租場地、請專業團隊的費用,發現至少要花2萬多元,感覺壓力特別大。現在,在黨群服務中心花5000元就能把婚禮辦得這么體面,省下的錢貼補家用,真是經濟又實惠!”村民們也紛紛表示,這種婚禮方式不僅減少了新人的經濟負擔,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它讓大家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排場大小,而在于彼此的理解與陪伴。
阿爾莫墩村打造的“移風易俗喜宴廳”,免費為群眾提供場地和設備設施,同時,也彰顯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使“破舊立新”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實現“花小錢辦大事”,在村民和村委會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