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構建基層善治“共同體”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以打造“齊有愛”志愿服務品牌為抓手,積極構建基層善治“共同體”,先后被評為志愿山東省級示范區、省級基層治理實驗區。
聚焦固本強基,構建志愿服務矩陣。實施黨建引領護航計劃,充分發揮黨建示范點創建、黨建品牌選樹正向激勵作用,推動志愿服務與基層治理聯動融合。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暖“新”驛站等各類服務陣地467處,實現村(社區)、商超等各類場所志愿服務陣地全覆蓋。完善“專業社工+社會組織+志愿者”協同培育機制,壯大志愿服務隊伍,組建志愿服務團隊1666個,注冊志愿者達17.4萬人。
聚焦機制創新,提升志愿服務效能。健全民生微實事共建機制,深度融合“你點單我服務”微心愿活動,實施項目263個。健全基層治理融合共治機制,動員各類社會力量策劃開展鄰里守望、文明出游等群眾可感可及的志愿服務活動1.2萬余場次。健全志愿品牌驅動機制,建立“百姓點單、社會組織領單、群眾評單、政府獎單”公益項目運行模式,培育“暖奶奶手工坊”等“小而美”項目286個。
聚焦供需對接,釋放志愿服務活力。成立志愿服務聯合會和志愿服務專項基金,鏈接企業、商家和志愿服務組織140余家,助力志愿服務。聚焦社會治理“一張網”,組建特色服務團組531個,實施醫護、助老等“公益共享”志愿服務聯動工程。創新“創業+生活+社交”模式,搭建匠心365等公益平臺21個,實施“志愿服務”延鏈工程,幫助242名全職媽媽、困難家庭等群體實現“微收益”,全力辦好群眾身邊事、做好群眾貼心人。
(曹元剛 付自華)
山西省武鄉縣:強考核 精培育 打造硬核“紅向導”
山西省武鄉縣聚焦新興領域黨建“最后一公里”,以“靶向考核”強筋骨、“精準滴灌”促成長,鍛造出一支懂業務、善服務、能攻堅的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為新興領域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強考核,讓評價體系“活”起來。縣委社會工作部創新“實績晾曬”考核機制,將“紙上臺賬”變為“實地答卷”。針對快遞物流、網約配送等重點領域,既“考”黨組織覆蓋率、組建率等“硬任務”,更“考”解決“小哥”休息難、權益保障等“民生分”,而“服務對象打分制”讓工作成效直接接受群眾檢驗,以“群眾點贊率”丈量“工作含金量”。
精培育,讓能力提升“實”起來。開展能力提升培訓,培訓內容聚焦“理論武裝+實務操作+制度明責”三大模塊,既解讀黨的最新政策精神,又手把手教“兩新”組織黨建實務,逐條解析《山西省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管理辦法(試行)》,幫助黨建工作指導員明確“該干什么”、“怎么干好”,推動他們從“生手”變“能手”,實現“帶著問題來、揣著辦法走”。
重服務,讓紅色效能“強”起來。如今,活躍在武鄉縣新興領域的50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成為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的“貼心人”。他們深入快遞站點、網約配送一線,既當“黨建聯絡員”,指導組建黨組織、規范“三會一課”制度,又當“發展服務員”,累計協調解決“小哥”休息場所、技能培訓等問題30余個,實現“組織建在鏈上、服務沉到一線”。
(李一帆)
吉林省長春市:建立用好社會組織聯系點
吉林省長春市積極落實《吉林省關于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培育重點,建立社會組織聯系點,發揮聯系點的典型示范、協調帶動作用,不斷推動全市社會組織有特色、出品牌。
精心組織篩選。推動全市17個縣(市、區)開發區對轄區內社會組織開展全覆蓋摸底調研,綜合考量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水平、規范自身建設、作用發揮等方面,兼顧行業、專業代表性等,推選產生了首批市級、區級社會組織聯系點共45個,不斷加強對聯系點的陣地建設、品牌打造、服務社會等能力建設指導力度,形成典型示范帶動效應。
重點培育打造。將長春市南安商會、長春市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協會、長春市律師協會等5個行業協會商會作為“兩新”工委黨建直接聯系點,通過規范化開展黨建工作、常態化組織黨員教育、標準化打造黨建陣地,形成了“律師娘家”、“閩商黨建聯盟”等黨建工作品牌。
強化機制保障。建立信息直報機制、跟蹤調研機制、工作交流機制等三項工作機制,推動各級社會工作部門加強與社會組織聯系點的溝通指導,協同推進聯系點建設,及時總結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促進互學互鑒。
(本文由吉林省長春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規范村務公開監督管理
近日,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村務公開監督的通知》(以下簡稱《辦法》)。
2024年,城廂區連續多起村務公開監督案件被村民提起訴訟,雖然無案件敗訴,但辦理程序的不嚴謹不規范等問題逐漸顯露。為進一步規范村務公開監督工作,城廂區委社會工作部主動靠前對接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共同把脈問題關鍵,逐一條款開展研討分析,推動出臺《辦法》。
《辦法》共4個方面11項內容,重點圍繞受理單位的確定、受理程序、處理時限、調查要求、處理決定、辦理時限、辦理方式、送達要求等方面作了詳細明確的規定,為規范辦理村務公開監督提供了清晰明確的法律程序指導意見,切實增強工作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推動村務公開監督工作有效有序運行。
(本文由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江西省蘆溪縣:聚合力 優服務 解難題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實施“蘆途有我·新心向溪”新就業群體黨建服務項目,在聚合力、優服務、解難題上下功夫,推動基層治理和新就業群體黨建雙促進、共提升。
成立黨建聯盟,凝聚“新”合力。將市監、交通等19個縣直職能部門和9個鄉鎮納入新就業群體黨建服務聯盟,做到陣地聯合打造、活動聯合舉辦、工作聯合推進、矛盾聯合化解。注重資源整合,打造1個縣級黨群服務中心和14個貼心驛站城區“15分鐘服務圈”,免費提供暖心服務,開設“暖新圓桌會”協調解決新就業群體困難訴求。
豐富服務內容,做實“新”保障。積極鏈接各類資源,整合共建單位力量,舉辦“凝新聚力·新新向黨”、“一刻鐘便民生活節”等活動,推出“暖新賦能”服務清單,定制專場招聘、技能培訓等5大類暖心服務。依托社區幸福食堂,推出新就業群體“優惠套餐”,定制發放暖“新”大禮包。
突出作用發揮,延伸“新”觸角。推動新就業群體到社區報到,聘任其擔任“網格員輔助員”,參與文明創建、志愿服務等活動。推廣“紅藍黃騎士”工作機制,分類建立全縣騎士名冊,鼓勵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積分兌換”,通過電話、微信群等方式上報垃圾傾倒、違章停車、消防隱患等線索。
(本文由江西省蘆溪縣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