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區雙子河鎮愛國村,瀝青路平整延伸,果蔬大棚林立,特色民宿錯落有致,村民笑意盈盈。誰能想到,幾年前這里曾是干群矛盾頻發、設施破敗、集體收入微薄的“問題村”。友好區委通過黨建引領破難題,在與雙子河鎮黨委合力攻堅下,以“六美六宜居”為目標,破繭成蝶,愛國村實現了蛻變。
舊貌煥新顏,夯實治理根基。2022年,愛國村被納入伊春市首批鄉風文明試點村鎮,一場“美顏革命”就此展開。村黨支部以“一戶一方案”逐戶征詢意見,聘請專業團隊規劃鄉村布局,統籌功能分區與公共設施建設。村內3113米坑洼土路變身瀝青大道,72盞太陽能路燈點亮夜空,4500米新柵欄與80套分類垃圾箱讓村莊煥發秩序之美。廢棄垃圾徹底清理,坍塌的老井臺、荒草叢生的田埂重現整潔,村民文明意識顯著提升。
黨建新引擎,賦能產業發展。愛國村以黨建為引擎,鍛造“紅色堡壘”,創新“黨建+產業”模式,從致富能手、退役軍人中推選村“兩委”成員,建成集便民服務、經濟發展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著力激活村集體經濟,積極探索“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依托黑土地資源種植“太空柿子”,發展孟凡閣生態釀酒農家樂,招商引資500余萬元,改造民居534平方米,建成民宿集群。通過電商助農,銷售農副產品4000余斤,2024年人均收入2.4萬元,同比增長10%,村集體年增收2萬元,帶動20名村民就近就業。
文明潤心田,助力鄉村治理。愛國村堅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送技術進農戶”、歌詠比賽、籃球賽等活動,涼亭、果園變身理論宣講“基地”,先進思想如“及時雨”浸潤民心。村規民約破除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陋習,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在矛盾化解上,村黨支部構建“紅色網格”,黨員調解先鋒隊聯合鄉村能人、法律明白人等,將土地爭議、鄰里矛盾等糾紛化解在田間地頭,實現“小事不出村、平安筑根基”。
從“軟弱渙散”到“示范標桿”,愛國村以黨建為筆、產業為墨、文明為紙,繪就鄉村治理新畫卷。如今的村莊,道路通達、產業蓬勃、鄉風淳樸,印證著“今朝勝往昔”的美麗鄉村蝶變之路。
(徐寧寧)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