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達州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持“為車減負”和“為馬賦能”同向發力,用好“加減乘除”工作法,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三大舉措“加”基層治理之力
加強力量配置。印發《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配備實施方案》,以縣(區)為單位逐個社區明確社區工作者員額,新招錄376名社區工作者,有效夯實基層基礎。
加大資源傾斜。依托四川省和達州市基層治理示范行動,完善108個社區陣地,打造惠民停車點、鄰里休閑廣場等300余處。推動177個城市社區“大黨委”吸納成員單位1100余家,解決58個社區活動空間不足問題。
加速辦事速度。探索推行便民服務事項“縣域通辦”,實現3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就近可辦、高頻事項縣域通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三張清單“減”形式主義之負
建立標識標牌清單。堅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開展鄉鎮(街道)—村(社區)兩級標識標牌自查和清理,清理取消鄉鎮(街道)不規范掛牌4800余塊,整合清理村(社區)外部標識標牌3115塊、內部標識標牌1.25萬塊。
建立準入事項清單。健全完善《鄉鎮(街道)屬地事項責任清單》,細化明確鄉鎮(街道)主體責任清單,嚴禁隨意向基層轉嫁工作責任。采取“基本+特色”的方式實行差異化賦權,收回行政處罰等鄉鎮(街道)無法承接權力事項50余項。
建立負面事項清單。開展證明事項清理工作,進一步減證便民、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減輕村(社區)工作負擔。
三方發力“乘”多方聯動之效
“黨員下沉”強化引領。組織6萬余名黨員干部“身”入基層,收集問題意見。深入開展環境整治、困難幫扶等活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科技賦能”提質增效。依托城市大腦“安E達”系統建設達州數據“報表通”平臺,運用AI技術輔助基層數據管理。
“志愿服務”凝聚共識。深化“五社聯動”機制,組建“達州新蜂”志愿服務隊,將214名新就業群體納入治理隊伍。推動全市22支應急救援志愿服務組織與57個鄉鎮(街道)結對聯系,建設一支“帶不走”的基層志愿應急力量。
三維保障“除”干部后顧之憂
落實薪酬待遇。建立完善“4類15級”社區工作者薪酬體系,嚴格落實薪酬待遇。
加強教育培訓。建立健全“兩委”委員輪訓機制,常態開展“書記龍門陣”主題壩壩會、書記黨課“擂臺賽”等活動,通過“業務培訓+能力競賽+幫帶培養”方式加強社區工作者能力建設。
激勵干事創業。推動各類表彰、推薦向基層一線傾斜。加大定向考核招錄力度,累計有21名社區工作者通過公開選拔、考核招聘等方式進入公務員或事業單位隊伍。
(作者系中共達州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