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楊圪塄街道東腦包社區深化黨建引領,推行“菜單式服務”,為居民獻上“特色菜、拿手菜、招牌菜、貼心菜”,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服務。
備好“特色菜” 激活社區治理“新動力”
東腦包社區構建社區“大黨委”體系,通過“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架構,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建立“春霞工作室”、“黨代表工作室”、“板凳議事廳”,運用“集中授課、家訪交流、網絡互動、實地體驗”教學模式,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舉措。
搭乘“社區共享直播間”快車,探索北梁小吃“共富集市”、文化惠民活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邀請教育、公安、住建等部門及相關企業走進“魅力東腦包”直播間,解讀醫保養老政策、宣傳反詐知識等。截至目前,成功解決居民生活難題95個,提供就業崗位199個,開展金融類教育活動6場,讓居民切實感受到“有溫度的黨建、有質感的幸福”。
點好“招牌菜” 構筑美好社區“新生活”
東腦包社區推行“物業黨建聯建”管理模式,發揮“和事佬塞上楓橋”調解平臺的品牌優勢。
針對社區北六區存在的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社區“兩委”和物業服務企業迅速響應,精心規劃選址,先后召開7次議事協商會,最終成功安裝300個智能充電樁、88部梯阻系統,規劃68個停車位,充分滿足居民群眾多元化、品質化、個性化的需求。
做好“拿手菜” 構建資源共享“新融合”
東腦包社區通過“黨小組+網格員+單元長”基層微治理“鐵三角”工作架構,全面延伸群眾服務觸角,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按照“黨建引領、業務相關、地域相鄰”的原則,打造“七芯協力”黨建聯盟項目,組建“健康芯”醫養聯盟、“匠人芯”學教聯盟、“護航芯”企業聯盟、“宜居芯”物業聯盟、“智慧芯”金融聯盟、“保障芯”商戶聯盟、“賦能芯”暖新聯盟7支隊伍。
制定“需求、資源、項目”三項清單,攜手轄區內12家共建單位和360家底店商戶,定期開展“敲門行動、邀約合作、攜手共進”系列活動,舉辦趣味運動會、社區鄰里節等文化活動18場,參與居民3000余人,居民“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送好“貼心菜” 共匯關愛“新畫卷”
東腦包社區重點關注“一老一小”群體,實施精準服務。針對老年人群體,推出“社區學校+康養+項目化”模式,常態化開展送餐助餐、健康義診、快遞專送、維修縫紉、理發等服務,并在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組織老年人吃在社區、樂在社區。針對青少年群體,聯合周邊幼兒園、學校,推出“青苗美好”教育品牌,開展家庭教育講座、非遺手工藝體驗、溫馨送考、假期研學等活動,營造“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