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他表現突出,軍政兼優、素質過硬,當兵4年,3次被評為優秀士兵、一次榮立三等功;回地方,他戎裝雖脫,但軍魂永駐返鄉做“兵支書”,他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將經濟薄弱村發展為經濟富裕村、文明和諧村。他就是周建華,現任江蘇省建湖縣寶塔鎮潘渡村黨總支書記、縣人大代表,曾獲首屆“鹽城市最美兵支書”稱號。在他的帶領下,潘渡村先后被評為市、省文明建設示范村、省法治建設示范村。
綜合施策 富民強村
周建化放棄企業高薪,回村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2020年10月,經村里黨員民主選舉,周建華當選為潘渡村黨總支書記。
潘渡村是一個以稻麥輪作為主的農業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2畝。“要增收富民,必須流轉土地,實行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周建華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形成共識后,組織全村流轉耕地2300多畝,承包給種田大戶。村民既獲得土地流轉收入,又能外出務工增收,同時還能到承包大戶季節性打工賺錢。他大力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通過實施“小田變大田、一戶一田”措施,使村民在原有土地流轉收入的基礎上每畝又增收280元。
周建華組織退役軍人和農村留守婦女參加電商培訓班、創業實訓班,并幫助他們申請創業啟動資金和貼息貸款等扶農補助,引領村民通過電商平臺直銷農產品和創業生財致富。他率領黨員招商小分隊,從深圳招引優質項目,通過發展工業增加群眾收入。全村人均純收入已由2018年的1.3萬元增加到現在的3萬多元。
“既要富民,也要強村”。周建華帶領群眾積極發展集體經濟,推進土地資源整合,平整廢溝廢塘,全村因此新增土地370多畝,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近40萬元。用好用活省級扶持資金,投資“村級發展聯盟”,發展火龍果、良種葡萄、西甜瓜等優質水果產業,每年可分紅7萬多元。
本色不改 傾情服務
周建華始終堅持把群眾利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落到實處。有一年夏收季節,陰雨連綿,嚴重影響成熟小麥的收割和晾曬。他一方面發動群眾忙趁雨隙搶收,一方面設法聯系糧食烘干企業,及時幫助群眾烘干小麥,確保豐產豐收。隨即組織耕翻和突擊插秧,在全鎮率先完成了夏收夏插任務。
他經常走訪慰問困難退役軍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幫助他們解決住房、醫療、出行等困難。成立“戎耀潘渡”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紅色宣講、搶險救災、應急處突、文明創建、慈善捐贈、矛盾調處等志愿服務。2023年9月19日,潘渡村遭受龍卷風襲擊,部分民房受損、行道樹倒伏,他帶領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清除路障,轉移安置群眾,百姓夸贊:“你們仍像當年的子弟兵”。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