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秉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理念,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構建“131”工作體系,扎實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努力推動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一個中心”推動矛盾糾紛集中調
平塘縣將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成為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做到群眾訴求“全響應”、便民服務“零距離”。
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平臺。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一站式辦結、一體化服務”原則,整合綜治、民政、醫療、退役軍人、鄉村振興、勞動就業、法律咨詢等服務窗口,規范建設“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打造便民高效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
整合“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力量。將綜治、信訪、法院、司法、城管、公安、人社等部門引入矛盾糾紛調處中心,針對群眾求助、信訪事項等進行“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通過凝聚多方力量,提高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水平,形成集糾紛預防、排查調處、分析研判、培訓指導、交辦督辦等職能于一體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
規范“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流程。依托貴州省網格化信息平臺,針對群眾不同訴求,及時準確區分類型,快速分流到相關窗口辦理。建立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并對群眾訴求實行跟辦督辦和銷號登記,形成登記、辦理、反饋流程閉環,做到第一時間、第一地點化解群眾矛盾糾紛,讓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只找一次人”,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
“三支隊伍”確保矛盾糾紛有人調
平塘縣選優配強網格員、聯戶長、調解員三支隊伍,切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訴前,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建強網格員隊伍。健全完善鄉村振興駐村干部參與矛盾糾紛調解管理機制,選派128名科級干部(優秀年輕后備干部)擔任駐村工作組組長、696名干部任工作組組員,下沉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同步擔任網格員,當好矛盾糾紛“排查員”。通過網格員深入走訪摸排、排查風險隱患、化解矛盾糾紛,將“被動上門”轉化為“主動調處”,力求矛盾糾紛問題不出網格。
建強聯戶長隊伍。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機制,細化網格范疇,優化聯戶單元,明確黨員、退休干部、村民小組長(社區樓棟長)、護林員、退伍軍人等人員擔任聯戶長,充分發揮聯戶長信息收集員和矛盾糾紛“和事佬”作用,通過摸底、走訪、協調,讓群眾“大事變小事、小事變無事”,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建強調解員隊伍。通過吸納法律明白人、專業技術人員等加入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其經驗優勢和專業特長,建成一支專業化的人民調解員隊伍,從專業的角度開展群眾矛盾糾紛研判和論證,形成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合力,及時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一套機制”實現矛盾糾紛高效調
平塘縣探索建立“綜治+公安+司法”的矛盾糾紛多方聯動調解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打出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組合拳”。
建立源頭預防及時發現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常態化入戶摸排各類糾紛訴求等情況,確保事前排查到位,對排查出來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分類,積極引導群眾尋求正規渠道解決,確保矛盾糾紛、信訪訴求等問題早預防、早發現、早解決。
建立事中化解及時調處機制。針對正在調解的矛盾糾紛,嚴格按照“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由綜治中心聯合司法、公安、調解員、網格員共同入戶走訪,面對面向當事人釋法解疑,講清法理、講明事理、講透情理,做實矛盾糾紛“事中化解”,有效化解群眾矛盾糾紛。
建立事后回訪跟蹤服務機制。針對已經調解結束的矛盾糾紛,由綜治中心協同司法、公安、網格員及時組織開展回訪監控,做好事后回訪,防止糾紛復發,確保化解一起、穩定一片。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