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占地27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30萬人。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中外合作開發區的典范,園區緊扣“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奮斗目標,不斷探索激發與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推動以智慧化手段賦能社會工作領域,實現加“數”前行。
夯實數字基座,
疏通數據“匯而不聚”堵點
“數據匯而不聚、單向流動”是長久以來基層治理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為進一步實現從“找基層要數據”到“在系統取數據”,園區自2020年起創新打造了跨部門、多層級共建共享“知社區”數字化平臺。
一次性采集為基層減負。通過統一基層基礎數據錄入端口、錄入規范、共享路徑,支持一網采集、一鍵上報、避免多頭重復填報?!斑^去,每到年底,戶籍遷入遷出情況、民政救助等方面數據,都要專業社工跑到各部門去一一核對。但現在,只要登錄‘知社區’平臺,就能實時了解最新的數據。”
一屏共覽實現數據精準應用。平臺支持多層級跨部門的一屏共覽,通過智能檢索可一鍵導出生成電子臺賬,數據一致性、可用性、準確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以勝浦街道濱江苑社區為例,社區在了解到小區周邊商場有招聘50~60歲男性保安的需求后,專業社工直接在平臺上選擇50~60歲、男性、失業人員標簽,綜合查詢后找到10位符合條件的居民,編輯短信后定向發送,居民收到短信后直接與商家聯系報名,大大提高供需對接效率。
一網串聯構建數據共享良性生態。通過數據匯總,園區搭建社會組織服務供需信息對接平臺,實現了系統化推動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力量互聯互動互促。像這樣數據交換共享渠道還有很多,僅“知社區”平臺,根據基層服務群眾需要,就實現了常態化對接公安、衛健委、民政等12個相關局辦單位,共享戶籍人口、新生兒、社會救助對象等45項業務數據資源,聚焦基層最實用的場景,從“人找服務”轉變為“服務找人”。
構建研判大模型,
破解民情民意分析難點
為進一步挖掘數據資源賦能治理的有效性,園區于2023年初步建設完成民情民意大數據分析系統。
全量聚攏工單。依托“寒山聞鐘”、便民熱線、網格工單等8大條線、15個“主動+被動”工單渠道,確保全量化、多類型、可持續供給民情民意分析數據源。
實現檢測預警。以“人感城市”為研究課題,對各類渠道收集的投訴、咨詢工單通過智慧化手段進行投訴人情感分析、熱點問題態勢分析,定制化輸出民情熱點和社會風險的分析研判報告,對重難點事項提前預警。
整合處置力量。在形成定制報告的基礎上,支持反查相關事項辦理單位,形成多位一體的合成處置專班,提醒各相關部門提前介入風險,避免只分析不解決問題現象出現。例如,2023年底,根據民情民意大數據分析系統預警,居民反映外賣小哥亂停車、闖紅燈等熱點問題工單量大,反對外賣小哥進小區的情況有所增加,為此園區組織部專門組織物業公司、平臺企業、外賣小哥面對面溝通相關事項,并通過“星騎士”志愿隊召集外賣小哥共同參與基層治理,提高居民對新就業群體的認可度,反對外賣騎手進社區的聲音也逐漸減少。系統使用以來,針對電瓶車亂停放等熱點問題發出預警,在快速應對個案投訴問題的同時,幫助多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從“跟著問題跑”變“跑在問題前”。
開辟專題化場景,
精研政策制定重點
智慧化賦能人民建議征集。針對人民建議工作僅依靠點對點收集不全面、不準確、存在滯后性的問題,園區打造多人同訴場景,可視化展示園區社會治理領域問題的規模、類型、態勢、空間分布特征等各方面,從消極投訴中提取積極應對措施,拓展人民建議征集廣度。今年,婁葑街道新婁社區居民普遍反映停車難問題,通過“園區規建委―婁葑街道―新婁社區”三級協力攻堅,有效利用閑置綠地建設便民停車場,并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停車場改造建設,建成后的停車場面積約3979平方米,新增了公共停車位161個,接下來還將規劃建設13個新能源充電車位,收獲了群眾的“五星好評”。
智慧化生成治理方案。運用“智能分析―策略生成―資源調度”三位一體治理架構,通過算法模型自動生成社會治理優化方案,支持公共資源配置動態調優,在及時了解群眾需求和反饋基礎上,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更精準的政策措施。
智慧化實現“以數輔政”。通過大數據和輿情熱點分析,為下一步園區工作方向、政策制定、完善預案等提供參考與指引,通過“以數輔政”、“以數獻策”逐步推進由事后處置轉變為事前預警和事中干預,提升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以2024年園區開展的物業管理專題場景化應用研究為例,其作為市民熱線乃至整個工單系統中訴求規模最大的問題類型之一,通過建設一套切實管用的物業管理現狀的分析系統,能夠直觀展現和對比物業管理的各項指標和關鍵數據,幫助從區級層面全面了解物業管理現狀,分層分類指導物業行業工作。
下一步,園區將持續豐富大數據賦能社會工作應用場景,加快布局以DeepSeek賦能民情分析、輔助治理決策的智慧應用場景,提供態勢分析、情感分析、數據反查、智慧決策等多樣化交互服務,自動推算梳理“園區—街道—社區”三級攻堅重難點,定制生成民情報告,聚焦社會工作領域關注人群,實時生成“訴求熱點圖”,為扎實凝聚服務群眾,實現精準化治理提供智慧支撐。
(蘇州工業園區社會工作辦公室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