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司機之家、評選“十佳快遞員”、贈送“臘八禮包”……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聚焦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鄉鎮、社區(村)等地搭建社會化載體,開展“暖新玉蒼·聚新強城”行動,為新就業群體解難題、辦實事。去年以來,按照“建家、送暖、賦能”的工作思路,引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基層治理。
臨時休息有司機之家
“很多時候,我們貨車司機在物流園區過夜時,吃飯、洗漱、休息都比較將就。現在有了像家一樣的歇腳點,舒適度大大提升。”貨車司機李錫明說道。坐落于蒼南海西物流園區的司機之家,如今成為了貨車司機經常停靠休息的“新家”。
司機之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站內提供手機充電、餐飲加熱、飲水補給、公共休憩、應急藥品、淋浴等貼心服務。去年以來,蒼南縣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該項目,力破資金、選址等難題,成功打造司機之家,聯合9部門梳理服務清單15項,聯動開展車輛維修、維權投訴、冬送溫暖等多項黨建聯建活動。在司機之家,貨車司機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手機充滿了電、身體得到充分休息,暖“新”服務變得觸手可及。
蒼南縣緊扣快遞、網約配送、物流等新興領域行業從業人員特點,堅持“行業發展到哪里,黨建和服務就推進到哪里”的工作原則,充分排摸轄區內快遞員、網約配送員、貨車司機的基本情況,了解黨組織組建情況。目前,已在新興領域選派20多名黨建指導員加強幫帶,指導組建6家黨組織,實現應建盡建;依托商圈、園區、物流中心等新就業群體集聚地,設立服務驛站19個,讓新就業群體有“溫暖港灣”。
充電續能有友好小區
“以前進小區常常因為‘人車分流’的設置,配送要跑好遠的路,來到東方景園‘小哥’友好小區,既有地圖指引還有電瓶充電服務,配送效率大大提高。”蒼南縣友好小區試點服務項目讓從事網約配送3年的林祖歌感到暖心。
蒼南縣積極拓展“小哥”友好服務圈,針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進門難、跑樓慢以及小區物業管理難的矛盾問題,在東方景園等3個小區試點建設“小哥”友好小區,簽訂《騎手公約》,繪制小區“小哥”友好線路圖,設置“小哥”專屬停車位、充電位等,大大提高“小哥”配送效率。此外,選址蒼南豐收驛站等門店打造暖“新”站點,構建以暖“新”驛站為中心、“暖新商戶”為輻射帶動的10分鐘暖“新”服務圈,服務覆蓋新就業群體。
去年以來,蒼南縣相繼開展“暖在新中·樂在驛起”“暖新玉蒼·聚新強城”等行動,包括“春遞茯茶、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系列活動,組織小區、商圈內社會公益組織為新就業群體不定期開展義診、體檢、理發等服務。同時,發揮12345政務服務熱線作用,暢通新就業群體意見訴求表達渠道,建立新就業群體勞動糾紛解決機制。針對常見問題,推動工傷保險應保盡保超1500人,讓新就業群體全方位感受到組織關愛。
基層治理有“紅騎”參與
“去年,我主動報名蒼南‘兼職網格員’,現在配送時路遇安全隱患,我會隨手拍下發到微信群里。平時村里開展平安義巡,我得空就參加。”錢庫鎮快遞員黃增財說。
蒼南縣積極探索新治理聯動機制,針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的工作半徑與網格單元高度重合的特點,選聘120余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擔任“兼職網格員”,充分發揮他們的“移動探頭”優勢,建立“紅騎”微信群,路遇問題線索隨手拍、馬上報,并整合消防、環衛、市政、交警、文化等部門力量跟進,排查各類風險隱患260余次。同時,還成立全省首家“掃黃打非”快遞志愿服務隊,獲評首批全省郵政快遞業“掃黃打非”示范標兵。
蒼南縣建立激勵機制,單列5個發展黨員名額、評選“十佳快遞員”、獎勵“騎手”禮包。此外,推動信用激勵,探索“信用+基層治理”機制,將平安義巡、環境整治、社會公益等15項社會治理內容納入志愿服務,實行信用積分激勵,建立用餐減免、免費理發等商家積分兌換點110多個,惠及560多人,不斷激發“紅騎”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蒼南縣依托黨建聯建,通過打造暖“新”驛站、健全暖“新”服務等舉措,積極聯系服務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不斷為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同時,進一步增強新就業群體的融入感與歸屬感,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