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以提升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的社會融入感與生活幸福感為工作目標,通過建機制、強陣地、優服務、解訴求等多維度、精細化舉措,建設“制度友好、設施友好、信息友好、服務友好、融入友好”的友好場景,切實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建體系壓責任,織密上下聯動“一張網”。針對新業態特點,建立“社區上門+‘小哥’報到”雙向對接機制,采取“溝通、篩選、摸排、核對、組建”五步工作法,引導新就業群體黨員亮明身份、主動報到,規范建立黨組織、黨員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基本情況“三本臺賬”,精準掌握黨員隊伍、企業運行、分支機構、項目團隊、職工隊伍、未建黨組織等關鍵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聯合市場監管、交通運輸、人社、司法等31家“兩新”工委成員單位推廣“暖新幫幫團”主題活動,各成員單位打破分工壁壘,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從權益保護、法律援助、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保障,深入站點開展調研,發放新就業群體電子問卷,解決新就業群體進門難、停車難等現實問題。
優服務強保障,系好精準服務“同心結”。“自從有了這個驛站,送單累了隨時進來喝水休息,像在家一樣方便和溫暖。”在中國電信南寧市江南區分公司“邕新驛站”內,美團網約配送員楊彩鳳邊喝水邊說。江南區按照“陣地共享”和“一室多用”原則,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零工驛站、“青空間”、銀行網點等載體,標準化打造50個“邕新驛站”,一體化布局休息區、閱讀區、補給區等功能區,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餐食加熱、手機充電、應急藥品等服務。著力打造新就業群體友好場景?,由屬地街道黨工委、商圈黨組織、物業黨組織等共同組成商圈黨建“大黨委”,招募暖心商鋪76家,提供理發、維修、護齒等專享優惠套餐,繪制友好街區地圖,設置專用臨時停車區域,開通小區送餐綠色通道,著力構建新就業群體“1+7+N”(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就業與維權、流動黨員管理、教育培訓、健康保障、法律援助、政務服務、積分獎勵7項服務,激活行業主管部門、街道、企業等N種力量)精細化服務體系,大力營造關愛新就業群體濃厚氛圍。
聚合力提效能,奏響融合共創“新樂章”。“工作之余還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感覺自己是社區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網約配送員農振泉激動地說。江南區聚焦新就業群體中堅力量,緊扣行業特點發起“江南紅騎手·網格新力量”“戴頭盔·保安全·促文明”等志愿服務活動,建立27支由500余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進一步發揮“移動探頭”和“流動哨兵”作用。深化“以服務換積分、以積分促治理”雙向激勵模式,通過開展積分兌換獎勵和“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等公益活動,評選“先鋒騎手”,有效激發“移動網格員”主動“吹哨”的積極性。2024年以來,已有超百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到社區報到,收集反映各類安全隱患、向社區群眾發放宣傳單,為持續推動基層治理工作注入“新”力量。
(作者單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