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山東省臨沂市聚焦脫鉤后行業協會商會黨的建設和轉型發展,創新推行“商協會+”工作模式,持續理順體制機制,健全完善組織體系,以黨建強促發展強,引導商協會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匯聚起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商協會力量。
“商協會+黨建共建”,以政治引領筑牢發展根基。理順管理體系。健全完善市縣兩級“兩新”工委,調整充實8家委員單位。會同組織部門,逐一明確行業協會商會與主管部門對應關系,將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市委巡察內容,壓實監管責任,構建起“業務主管單位和行業管理部門(行業黨委)歸口管理、市社會組織黨委兜底管理、縣(區)屬地管理”的工作格局。建強組織體系。堅持有形覆蓋保底,有效覆蓋重質,開展黨的組織和工作“集中覆蓋月”活動,通過單獨建、聯合建、設立功能型黨組織,新建黨組織285家,提升覆蓋質效。健全制度體系。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若干規范》《臨沂市行業協會商會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手冊》等4項規范性文件,明確黨建工作標準,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建立商協會黨建工作聯抓、活動聯辦、典型聯樹、資格聯審等“四聯”工作機制,先后培育新生代企業家商會“沂心向黨”、照明電器行業協會“照明先鋒”等特色黨建品牌30余個,形成“紅色矩陣”。
“商協會+管服并重”,以規范培育推動改革發展。實施行業分類管理。區分“活躍型、維持型、僵尸型”,對已脫鉤和直接登記的,壓實有關管理部門責任,確保脫鉤不脫管;對未脫鉤的,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繼續加強管理。完善部門聯審、負責人人選退出機制,完成15家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政治審核,促進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明確參與決策標準。出臺《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工作指引》,列出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工作清單,明確黨組織參與決策的原則、范圍、程序和方式,完善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政治監督機制,推動“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市級27家商協會主要負責人和黨組織書記實現“一肩挑”。搭建助力服務平臺。新選派紅領書記35人到商協會任職,抓黨建促發展。建立“黨員征集、支部匯集、黨委研判、部門辦理”的訴求直通機制,通過分層級、分領域、分職能辦理,解決商協會訴求62條。制定《臨沂市行業協會商會信用體系建設規范》,細化信用管理、消費調解、信用獎懲等6個方面20條具體建設規范。
“商協會+多元聯動”,以資源整合提升服務效能。在經濟建設一線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商協會“近商”優勢,深度參與臨沂商城轉型發展、雙招雙引等中心工作,累計引進項目87個、動工73個,完成投資251.6億元。在基層治理一線發揮作用。組織商協會與社區簽訂“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為群眾提供文化家政、助殘助困、法律援助等多樣化服務,打造“銀發公社”“四點半課堂”“我為群眾辦實事”“法律服務進萬家”等服務品牌,幫助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100余件。
(山東省臨沂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