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始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政治任務,以服務湖北糧食事業和糧油產業發展為核心職能,堅持黨建引領、業務協同,深耕“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生態文化沃土,積極為全省600余家糧油會員單位提供政策支持,堅決守住管好“荊楚糧倉”。通過發揮社會組織搭平臺、建機制、提質效、鏈資源作用,全面開展糧油貿易加工、儲藏運輸、科研教育、品牌建設及產銷對接等相關業務公益性服務,為助力農業產業強省建設積極貢獻協會力量。
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強基體系
建強組織堡壘。自2022年11月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功能型黨委、秘書處黨支部正式成立以來,始終按照“圍繞黨建抓業務、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目標原則,堅持“黨建+業務”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積極構建雙融雙促發展格局。牽頭成立省級涉糧涉農社會組織黨建聯盟,開展黨建聯建共建,建強涉糧涉農社會組織黨組織隊伍,通過共同締造,推動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創優黨建品牌。結合協會行業特色和業務特征,探索創立“興糧爭鋒 荊楚擔當”黨建品牌。精心策劃制作《讓“荊楚好糧油”走向全國》黨建宣傳片,引發會員企業強烈共鳴。堅持黨建牽線、服務引線、信息連線,選好帶頭人,發揮示范性。
強化責任擔當。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公益力量,率先聯合湖北省慈善總會成立“荊楚糧油愛心基金”。持續開展困難幫扶、基層慰問、愛心助民、黨建結對等活動,捐贈各類物資和糧油產品價值300萬元。聯動社區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我為群眾辦實事”“留守兒童結對幫扶”等活動,不斷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集體歸屬感,助推社區“共同締造”品質提升。
搭建服務橋梁,助企紓困解難
加強企商對接。針對糧油企業進駐線下商超及線上電商平臺難度大、費用高等問題,積極與相關單位洽談溝通,協助省內100多家糧油企業成功入駐中百倉儲、武商集團、大潤發、京東、美團、拼多多、抖音、楚糧優選等線下門店和線上銷售平臺。聯動會長單位成立湖北省優質稻米、菜籽油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充分發揮產業整體優勢,推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
爭取政策支持。會同湖北省糧食局積極為糧油加工企業爭取用電優惠政策,糧油加工用電優惠力度領先全國,全省糧油加工每年減少電費支出2.4億元以上。借助“荊楚糧油”精品展交會、“荊楚糧油促銷季”等活動影響力,累計發放“荊楚糧油”消費券4800萬元,拉動省內糧油企業產品實現銷售額2億余元。
強化人才培育。聚焦人才興糧、科技興糧,加強新型人才培養和科技助企服務。組織完成44位考評專家、296名農產品檢驗員和倉儲管理員的培訓認定工作。圍繞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聘請業內專家教授開設專題培訓班,以科技賦能推進糧油產業轉型升級;召開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報告會,邀請國內糧油及農業領域兩院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開展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經驗分享,為糧油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撐。結合信息化時代新型購物模式,舉辦新營銷平臺直播帶貨培訓和糧油直播帶貨節,提高糧油產供銷企業的積極性。
黨建賦能產業,提升品牌價值
創新品牌建設路徑。圍繞“荊楚糧油”和“江漢大米”地域文化特征,優化品牌頂層設計,統一品牌戰略符號和包裝式樣,舉辦“荊楚糧油”“江漢大米”省域糧油公用品牌發布會,提高品牌辨識度和社會美譽度。緊扣“荊楚擔當 興糧爭鋒”黨建品牌,創新提出以省級公用品牌、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自有品牌為導向的“1+N+X”品牌建設矩陣。同步推進品牌商標注冊工作,建立品牌侵權追溯體系,維護糧油行業品牌形象。
打造名優精品矩陣。持續開展“好糧油”遴選,先后培育出133個“荊楚好糧油”產品,38個產品品牌入選“中國好糧油”,總數位居全國第三。深入實施名優品牌創建工程,組織57家企業的121個產品開展“雙品牌”共建共享,幫助省內糧油企業獲得近百個品牌獎項。“荊楚糧油”品牌評估價值達到608.9億元,先后入選湖北省“荊楚品牌培育工程”“質量興省工程”“武漢名品工程”,蟬聯中國十佳糧油影響力公共品牌。
構建多維宣傳體系。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和網絡自媒體資源共生勢能,廣泛開展品牌宣傳,提高資源曝光率。聯合《一饌千年·烹小鮮》飲食文化綜藝節目,采用藝術化表現和故事傳播方式,柔性植入“湖北菜籽油”產品品牌,復刻古籍里的歷史美饌,體現品牌文化內涵。
搭建多元活動平臺。持續實施荊楚糧油“走出去”與“引進來”行動,先后組織省內200余家優質糧油企業參與糧食產銷協作洽談會、中國糧食交易大會、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等20余場展銷對接活動;舉辦“荊楚糧油中國行”巡展活動,走進川渝贛粵南方核心銷區以及北京、上海、濟南、鄭州等城市,拓展供銷合作領域,提升市場認可度。探索建設“菜籽油產業鏈”和“優質稻米產業鏈”公用品牌展銷中心13家,同步建成“荊楚糧油”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激發糧油品牌輻射效應和產業活力。
(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