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商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顯著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重要部署,為做好當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湖北省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自組建以來,在全市248家行業協會商會中開展黨建引領強“會”興“會”行動,推動武漢市行業協會商會健康有序發展。
黨建提質,唱好“群英會”
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協調機制
加強黨的領導是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首要任務,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切實扛起使命擔當,持續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機制和工作格局。
聚焦摸清底數,全面開展調查研究。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組織專項調研組,深入有關行業協會商會開展實地走訪,摸清全市共有248家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收集負責人信息、黨建工作情況、業務運轉情況等信息1000多條,建立信息管理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聚焦黨建引領,強化統籌協調。2024年10月,武漢市召開了調整后的“兩新”工委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兩新”工委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和“兩新”工委工作規則,充分運用“兩新”工委溝通協調機制,持續強化黨建引領,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高質量發展。制發《2024年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要點》,部署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黨紀學習教育、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等八個方面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聚焦“兩個覆蓋”,夯實黨建基礎。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持續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力度。目前,246家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中有202家建立了黨組織,對暫不具備條件的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的方式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加強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黨員管理層人員和黨組織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尤其是主要負責人或主持日常工作的負責人擔任黨組織書記,努力打造一支講政治、有情懷、敢擔當的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隊伍。專題召開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在全市行業協會商會中掀起學習熱潮。
改革提效,激發內動力
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規范發展
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注重深化行業協會改革的基本原則,一手抓嚴格監督管理,一手抓積極培育賦能。
抓制度,促規范。自2016年起,武漢市分三批完成了市級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改革任務,市委社會工作部成立后,成立5個檢查指導小組,對123家無業務主管單位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應建盡建,“黨建入章”,黨員管理層人員和黨組織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等方面組織開展日常檢查,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健全行業協會商會內部管理制度。
抓同步,促落實。推動民政部門積極履行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職責,進一步強化登記、章程核準、年度檢查、專項抽查、等級評估、教育培訓“六納入六同步”工作落實,確保黨建工作與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同頻共振。推動落實民政部、中央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工商聯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督促行業管理部門切實履行好監管職責,切實做到“抓行業抓黨建、管領域管人群”,防止“脫鉤就脫管”問題,以黨建引領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
抓關鍵,促共贏。謀劃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審核工作,擬制《武漢市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審核辦法(試行)》,從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條件、負面清單以及黨建工作機構具體責任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從制度上把好行業協會商會人選審核關,抓好關鍵少數以上率下,促進支部共建、行業共治、發展共贏。
服務提能,搭建大舞臺
促進行業協會商會黨建業務融合
壯筋骨,提素質。積極落實黨建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籌備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黨支部書記和黨務工作者專題培訓班,收集相關政策法規、實地開展調查研究,編制《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政策法規文件匯編》教材,提升黨建工作質效。落實《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建設指南要求》,推動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積極參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規范會員企業生產和經營行為,推進行業協會商會依法自治,練好內功,增強行業協會商會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
搭平臺,促交流。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鄰、自愿結合的方式,建立片區聯絡站,為各行業協會商會搭建互學互鑒平臺,進一步釋放和激發行業協會商會活力,拓展行業領域覆蓋范圍,凝聚行業力量,實現抱團發展。組織開展了主題為“強黨建 抓改革 促發展”的第一期活動,活動以武漢市新媒體協會為黨建聯絡站,促成6家有合作意向的單位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深度合作關系的建立和業務資源的共享,助力鄉村振興。
強優勢,助發展。立足組織優勢,發揮聯動鏈接作用。鼓勵指導行業協會商會積極參加各類招商活動、產業推介,著力搭建平臺、鏈接資源、開展交流,重點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打造黨建特色品牌,引導武漢建筑業協會、武漢市新媒體協會、武漢市廣告協會、全過程咨詢與監理協會、服務貿易(外包)協會、武漢莆田商會等積極調動會員企業力量,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開展業務培訓、技能競賽、文化交流、專題論壇等活動50余場,積極當好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宣傳員”、產業政策的“解說員”,不斷激發行業協會商會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為“五助力”貢獻協會商會力量。
當好龍頭,走在前列
貢獻行業協會商會力量
2025年新春第一會,湖北省委發出了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動員令”,武漢市委吹響了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的“沖鋒號”。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行業協會商會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和全國社會工作部長會議精神,在推動政治引領強、黨建工作強、融合治理強、賦能發展強等方面下功夫、用實招、出成效,為“支點建設”作出行業協會商會新貢獻。
學思想,筑根基,持續加強理論武裝。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制發《2025年度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要點》《關于加強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工作通知》《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應知、應會、應做工作手冊》,主抓“頭雁”引領和“雛雁”培育,運用專題輔導、現場觀摩、交流研討等方式,帶動全市分類抓好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書記及黨務骨干培訓,以培訓強化組織認同和情感認同,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引向深入。
抓覆蓋,提質效,推動黨建賦能融合發展。成立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黨委、紀委,落實“管行業也要管黨建”的工作要求,按照黨委社會工作部門統籌抓總、登記管理機關同步推進、業務主管單位具體指導、行業管理部門合力推動的方式加強黨的組織覆蓋。以深入推進20個行業協會商會省市區協同創新試點工作為牽引,做實146個市區行業協會商會聯建共建,按照“融、聯、鏈、共”四種模式,共研政策、共謀發展、共解難題,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
建機制,重監督,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水平。持續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八必查”,完善行業協會商會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機制,會同駐部紀檢監察組加大監督執紀查處力度,加強與行業管理部門的協同聯動,尤其是加強在登記管理、違規收費等專項治理和執法監督方面的信息互通,建立行紀銜接和定期通報工作機制,督促行業協會商會不斷規范內部管理,推動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監督體系。建立完善黨組織參與重大事項制度機制,推進落實“黨建入章”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要求,發揮對議事決策、內部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政治把關作用,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貫穿協會商會運行全過程。
搭橋梁,優服務,積極創建工作品牌。培育創建有內涵有載體有特色有影響的黨建工作品牌,圍繞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招商引資、行業人才、研究咨詢、共同富裕等內容,打造黨建活動品牌,采取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市直相關業務主管單位或行業管理部門主辦,行業協會商會和所在區具體承辦的模式,廣泛開展集中性、示范性供需對接、惠企服務等活動,進行優秀活動案例收集匯編和推送,激發行業協會商會黨建活力和內生動力,為武漢市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貢獻行業協會商會力量。
(湖北省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王燕華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