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集村地處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東南部。近年來,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全村走上了村旅融合的發展之路。周集村將志愿服務與各類集體活動相結合,不僅提升了活動的內容品質,還進一步加強了全體村民參加志愿服務的熱情,“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周集村蔚然成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紅色周集
發揮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向心力”
內外兼修,多方合力。在深化發展成果之余,“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周集村得到了深刻詮釋。周集村堅持黨建引領示范帶動,從環境整治開始做起,動員家家戶戶“瓦當掃盡陳年雪,門楣新掛向陽枝”。“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新村貌為周集村引來了“童話森林”“村咖”“鄉村音樂會”等多個新潮文旅項目,使整個周集村煥發了勃勃生機。
周集村以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基層陣地,準確把握群眾需求動態,采取“陣地+群眾+志愿者”的實踐模式,運用志愿服務積分制和村規民約調動群眾參與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超過三分之二的村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主動參與志愿服務。家住二組的陳大爺數年如一日地為村里志愿打掃衛生,連年成為志愿服務積分制排名的冠軍。
村里拓展思路,創新志愿服務活動方式,將村干部和村民開展矛盾糾紛調解、治理鄉村環境等日常內容拍成短視頻進行宣傳,以接地氣、近民情的內容吸引大眾。村里還有一支“花船”宣傳隊,經常出現在短視頻中。由村民自發組成的這支“花船”宣傳隊在村里開展政策宣講等志愿活動,他們將政策內容編成歌詞,通過歌聲吸引群眾駐足聆聽,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務宣傳氛圍。
志愿周集
跑出動員群眾參與“加速度”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周集村將每月5日確定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志愿日”,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志愿服務相結合,定期開展環境整治、敬老助殘、文化宣傳等活動,并結合節假日和特殊節點,開展春節慰問、重陽敬老、兒童節關愛等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了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機制。各類便民服務活動的開展,讓周集村獲得了“淮安市第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樣板站”等榮譽。
周集村開展了6次“老周說媒”活動,村黨支部書記親自作“媒婆”,免費為單身青年牽線搭橋。“老周說媒”活動已然成為周集村一大“保留節目”,不僅為本村的單身青年介紹對象,還吸引了來自市區、縣城的眾多游客來到周集村。在節假日期間,村里動員廣大村民群眾,特別是返鄉大學生,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爭當志愿者。場均2萬人次流量的活動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開展得井井有條。
2024年夏天,周集村的一場“村跑”(鄉村馬拉松)吸引了眾人的關注。這場鄉村馬拉松“展村情、話豐收”,在市縣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報名人數超千人,充分帶動了村民群眾的健身熱情,多角度展示了周集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面貌。不少市內外的群眾還在“村跑”期間來到周集村擔任賽事志愿者,進一步提高了村里的游客流量和關注度,帶動周集村及村民在農文旅融合中共享收益。2024年,周集村共開展各類活動65場,組織志愿服務50余次,真正讓志愿服務走進群眾的心中。
幸福周集
駛入凝聚服務群眾“快車道”
行云流水,隨心而動。這天,周集村種植黑玉米的農戶與村“兩委”干部正在使用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黑玉米又甜又糯。周集特產黑玉米上市了,歡迎大家來周集賞美景、嘗美食!”類似的短視頻內容已經成為周集村致富的“新農具”。村“兩委”從曾經的“帶著群眾一起種”,到現在的為村民采種和銷售,真正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經過多年的探索,周集黑玉米已經成為當地的網紅“土特產”。
除了無償幫助農戶“帶貨”,周集村還將目光聚焦在留守兒童、家庭困難兒童的身上。村里整合社會資源開設“逮幸福”周末公益課堂。“他們的父母不在身邊,就好像‘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里沒有了‘老母雞’。那么,我們就來當陪他們玩耍、陪他們學習的‘老母雞’。”參與公益課堂的志愿者表示,通過陪伴、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們“逮到”幸福。志愿者每周開設心理健康、讀書分享、書法教學等課程,從課業輔導到生活技能培訓,為農村孩子搭建起公益性、低償性、普惠性學習交流和社會實踐的平臺。
周集村積極開展互助養老、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發動村里鄉鄰、親朋好友為60歲以上老人提供愛心理發、免費體檢、上門診療服務,不定期邀請村衛生服務站的醫生開展年長者健康知識講座,向廣大村民宣傳科學實用的衛生健康知識,并長期堅持開展衛生家園宣傳和村居環境整治活動。老黨員們積極參與、助人助己,為廣大村民群眾樹立了榜樣。2024年,周集村共開展相關志愿服務活動12場次,輻射群眾795人,獲得了江蘇省“老年友好型社區”表彰。此外,周集村還成立“法律明白人”隊伍,邀請志愿者為村民宣講法律常識、提供法律援助、幫助村民解決矛盾糾紛,得到廣大村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如今的周集村,環境美、生態優、人心齊,豐富的志愿活動成為周集欣欣向榮的生動展現。對于周集村未來的發展,村黨支部書記周林會信心滿懷:“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注重志愿服務與基層治理相融合,突出黨總支的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更多村民在共享致富成果之余,積極參與村莊建設,讓志愿紅飄滿周集!”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